•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跨越時空的集結,兩岸同胞記憶中的崢嶸歲月

2025-08-12 15:2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8月9日夜間至10日淩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星火璀璨,2.2萬人的身影在朦朧夜色中勾勒出莊嚴肅穆的輪廓。

  當晚,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第一次綜合演練在這里舉行,全流程各要素組織有序,達到預期目標。這不僅是紀念活動的預演,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集結號,將兩岸同胞的記憶拉回到那段血與火鑄就的崢嶸歲月。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同年10月25日,臺灣地區正式光復,結束了半個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重新回到祖國懷抱。從長城內外的浴血奮戰到臺島上下的抗爭吶喊,這場勝利從來不是某一地域的孤軍奮戰,而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共同鑄就的民族豐碑。

  回望那段歲月,兩岸同胞的命運早已在共禦外侮中緊密相連。當李友邦將軍組建的臺灣義勇隊,跨越海峽在大陸前線殺敵、救護傷員,喊出“復疆雪恥,還我河山”的誓言;當“霧社事件”中,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以原始武器對抗日本殖民軍,用生命詮釋“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抗爭精神;當無數臺灣青年回到大陸,投身敵後遊擊,奔走抗日宣傳,兩岸同胞的熱血早已融入民族的土壤,為後世代代相傳。

  正如歷史所昭示的,臺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紀念。

  80年光陰流轉,硝煙早已散盡,但那些鐫刻在民族記憶中的名字從未褪色。無論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還是在臺南抗擊日軍的義勇軍;無論是長眠于大陸戰場的臺籍將士,還是犧牲在臺島的大陸官兵,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當演練場上的鏗鏘步伐與夜空中的響亮口號相交融,那份民族大義早已穿越海峽,響徹神州大地。

  歷史是最堅實的紐帶。從臺北中山堂外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臺胞返鄉祭掃大陸抗戰先烈,到大陸學者赴臺整理臺灣抗日史料,多年來,兩岸同胞以各種方式接續紀念,只因我們共享同一段歷史記憶,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割裂歷史,就是對先烈的背叛;否認共同抗爭,就是對民族精神的矮化。

  再過不久,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就將正式啟幕,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即將震撼上演。正如此次綜合演練所展現的,每一個細節的打磨,每一份力量的凝聚,都是為了讓這段歷史記憶更加清晰——清晰到讓所有中華兒女都記得,我們曾並肩作戰,我們應攜手前行。

  80年前,民族危亡之際,兩岸同胞用血肉築起長城;80年後,民族復興路上,我們更應在共同的歷史記憶中凝聚力量。緬懷先烈,是為了守護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共同紀念,是為了讓兩岸關係在歷史大義中走向光明。這場即將到來的紀念活動,屬于每一個中國人,屬于海峽兩岸的每一寸土地。(文/王路飛)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