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越海峽 心手相連”2025年海峽兩岸(湖北)青年禪文化研修活動在黃梅啟動
2025-08-20 08:57:00
來源:鄂臺e家
字號
以“禪越海峽 心手相連”為主題的2025年海峽兩岸(湖北)青年禪文化研修活動于8月17日在湖北黃梅縣啟動,兩岸100余名青年代表相聚于此,體驗禪意人生,共悟禪文化智慧。
黃梅縣是佛教禪宗重要發源地,擁有四祖寺、五祖寺兩座禪宗祖庭。禪宗六位祖師中,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均在此修行與傳承衣缽,五祖寺更因“五祖傳六祖”的典故成為禪宗發展的關鍵地標,“東山法門”在此開創,奠定了中國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獨特傳承體係。同時,黃梅也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國家級非遺黃梅挑花、岳家拳等傳統文化瑰寶交相輝映,共同構築起“戲鄉福地·靈潤黃梅”的鮮明標識。
兩岸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脈。多年來,臺灣佛光山及其分院、臺灣法鼓山、臺灣香光尼僧團等臺灣佛教寺院、社會團體和民眾紛紛前來黃梅參訪交流。2015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黃梅縣黃梅戲劇院曾攜禪文化主題的大型原創黃梅戲《傳燈》赴臺北市、高雄市、苗栗縣等地舉行專場演出,引發強烈反響。2017年10月23日,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準,黃梅縣四祖寺、五祖寺被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依托這一基地,黃梅縣積極以“禪文化”為媒,架起跨越海峽的文化大橋,先後承辦了鄂臺禪文化交流論壇、首屆海峽兩岸黃梅戲文化交流等活動,使黃梅成為海峽兩岸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的“心靈驛站”。
“黃梅是人文薈萃、文脈昌盛之地,自古就有‘蘄黃禪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的盛譽。希望以文化為媒,在尋根探源中深化兩岸青年交流融合,促進‘兩岸一家親’。”交流活動啟動儀式上,黃梅縣委書記馬梁的介紹拉開了文化探尋的序幕。
“鄂臺禪文化的持續交流,印證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基因。”黃梅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師表示,“兩岸的文化同根同源,兩岸的佛教同宗同源。”希望兩岸青年通過禪修感悟其中的智慧與慈悲,成為深化兩岸民族認同與同胞情誼的和平使者,共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臺灣青年趙女士在參訪四祖寺、五祖寺後說:“讓我們以此次黃梅禪修為新的起點,心手相連,以智慧照亮前路,以慈悲溫暖彼此,共同書寫屬于中華民族、屬于兩岸青年的燦爛篇章!”她認為,此次禪修不僅是一次跨越海峽的相遇,更是一次心靈對話,兩岸青年通過禪修,不僅能夠提升個人修養與內在定力,更能夠建立友誼,培育理解、包容、善意與和平的種子。
來自黃梅當地的青年創業者向煥在互動交流中表示:“此次研修,是共悟禪理的文化之約,更是共擔使命的青春之聚。”他將以禪為媒、以心為橋,做兩岸文化交流的宣傳者、青年友誼的推進者、民族復興的踐行者,讓傳統智慧跨越海峽,讓青春力量共築未來。
活動中,兩岸青年共賞禪茶禪藝禪樂、黃梅戲《傳燈》經典選段、岳家拳等黃梅傳統文化展演,並沿“五祖寺—四祖寺”路線參訪,體驗禪修活動、開展禪文化交流,在祖庭晨鐘暮鼓、冥想靜坐中感悟“明心見性”的智慧,在禪茶一味中體會“和而不同”的包容,在互動體驗中深化“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
“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不僅僅是基因決定,更是歷史文化決定的。”湖北省臺辦副主任邢軍志表示,希望兩地青年加強溝通交流,努力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發展。
此次研修活動由黃岡市臺辦、黃梅縣政府主辦。接下來,兩岸青年還將走進黃岡東坡赤壁、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探尋歷史文脈,在神農架沉浸式感受原始生態與古老傳說的獨特魅力,在動靜交融的文化體驗中增進情感共鳴,在歷史傳承與自然哲理的碰撞中感知文化交融,體會禪意人生。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