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臺灣鳳梨跨海在泉州結出“金果實”
2025-08-20 15:05:00
來源:東南早報
字號
“嘗嘗看!這是剛採摘的6斤多的‘果王’!”昨日,臺胞李適賢熱情地將新鮮鳳梨切塊裝盤。在泉州豐澤武陵農場,凝結著兩岸農人智慧與汗水的首批臺灣鳳梨正式亮相。甜蜜多汁的臺灣鳳梨不僅是舌尖上的盛宴,更是兩岸同胞心手相連、共同耕耘的甜蜜結晶。
細心呵護 臺灣鳳梨跨海結“金果”
進入武陵農場,一下車,一股濃鬱的、帶著熱帶陽光氣息的甜蜜果香便撲面而來。循香望去,下車處正堆放著剛採收的臺灣土鳳梨——青翠的葉冠蓬勃向上,金燦燦的果實飽滿誘人,令人垂涎。
“去年開始種植,如今正是甜蜜收獲的時節。看,這是才長出四天的鳳梨寶寶,通體紅艷,多可愛!”在生機勃勃的鳳梨地里,記者看到了不同生長期、各具特色的鳳梨品種。李適賢解釋,堅持自然農法種植,即使同期種下,鳳梨的生長也各有快慢:有的尚在孕育,有的初挂青果,有的則已成熟待採。“如果精細控制濕度、水分、點花技術等,就能實現量產整齊,但我們更追求這份自然的饋贈。”為了精準捕捉每一顆果實的成熟時刻,農場工人每日穿行園中,細心呵護、耐心守候。
李適賢自2016年來到泉州便長居下來,在這里,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來自臺灣臺南的資深農業專家、武陵農場董事長周駿聲。共同的願景讓兩人一拍即合:在這片沃土上,種下家鄉的味道。“武陵農場坐擁清源山麓,陽光充沛,雨水調和,坡地地形簡直是為鳳梨量身打造。這讓我想起臺灣南投老家那些種滿鳳梨的小山丘!”李適賢感慨。鳳梨不僅甘美可鮮食,更是百變食材——可榨汁、熬醬、入烘焙、制鳳梨酥,融入生活的點滴滋味。
深耕融合 兩岸農業合作增典范
李適賢對于前景信心滿滿:“我兒子在臺灣種植鳳梨已有11年,最新的種植技術、落地方案,我們隨時溝通分享。加上有泉州市農科所專家指導,我們底氣十足。”目前,農場已成功引種出4個優質臺灣鳳梨品種,未來還將持續引入更多風味。“未來我們不僅要打造完整的臺灣鳳梨產業鏈,更要將純正的臺灣鳳梨種苗,播撒向全國!”
作為項目的技術靈魂,來自臺灣臺南、已在泉州農業領域深耕十余年的周駿聲傾注了滿腔熱忱。他展望道:“我們將持續擴大種植規模,精進種植與管理技術,目標是帶動周邊鄉親共同致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談及這片奮鬥的熱土,周駿聲深情流露,“泉州與臺灣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我深信,在泉州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我們的臺灣鳳梨事業定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接手這片2700余畝的農場以來,周駿聲便致力于搭建兩岸農業融合的橋梁——他精心打造了海峽兩岸名優果示范園、臺灣香草園、臺灣珍貴花卉引種園等,成功引種了臺灣名優芒果、玉米、南瓜、黃秋葵等特色農產品,成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生動典范。
在周駿聲和李適賢心中,泉州這片熱土,是他們施展抱負、實現夢想的廣闊天地。未來,他們還將把更多臺灣的味道,播撒在泉州的土地上。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