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北快輪”迎1000航次里程碑

2025-09-19 08:29: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東南網9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 通訊員 邵鵬) 今天上午7時30分,伴隨著悠揚的汽笛聲,“臺北快輪”緩緩駛入平潭金井港區,船上滿載液晶面板、水果等商品,這是“臺北快輪”自2017年12月開行以來,自中國臺灣臺北港發運的第1000航次。
  平潭首條,兩岸經貿往來“黃金紐帶”
  18日下午3時許,平潭跨境電商物流園的查驗平臺上,福州海關所屬平潭海關現場關員正在對海空聯運跨境電商出口包裹進行查驗。這些包裹將搭乘當晚自平潭金井港發運的“臺北快輪”裝船出口,經臺北港再發往世界各地。
  近年來,憑借對臺區位優勢,平潭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已成為大陸對臺物流重要集散中心之一。自2024年3月,平潭海關推出並常態化開展“平潭—臺灣—全球”海空聯運業務以來,“臺北快輪”已成為該項業務下出口貨物的主要運力。
  “臺北快輪”運營方平潭綜合實驗區嵐臺兩岸海運快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勇峰說:“得益于兩岸海上貨運業務量穩定增長,‘臺北快輪’保持每周3個航次的常態化運營,除每周固定航次外,節假日還會根據客戶需求增加航次,更好地服務兩岸經貿往來。”
  據統計,自“臺北快輪”平潭至臺北航線開通以來,平潭海關已累計監管由“臺北快輪”載運進出口貨物44萬余噸,貨值逾810億元。
  優快好省,盡享“海運成本、空運速度”
  貨物運輸,貨主關心的重點莫過于速度、成本。
  “臺北快輪”自平潭至臺北港貨運直航最短航程僅需5.5小時,“夕發朝至”“準班準點”的海運通道實現了“海運成本,空運速度”。越來越多的貨主選擇自平潭口岸進出口貨物,對海關的監管和口岸環節通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平潭海關駐金井辦事處物流監控科科長盧福川介紹,以往集裝箱進出港區要採用人工現場監管,耗時久、效率低,如今海關致力于優化監管模式創新,深入應用物流輔助係統、電子關鎖智能施解封設備等科技手段,實現集裝箱信息準確採集、驗放,大大提升了集裝箱通關的速度,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
  此外,為進一步壓縮集裝箱在港時間,提高出口貨物裝船效率,平潭海關還試點開展出口拼箱港內集拼監管模式、出口跨境電商海運集裝箱快速通關模式,為“優品出海”提供了更高效、經濟的出口通關方案。 
  “我們的貨物出口時,集貨裝箱後,無需等待海關現場人工加施關鎖,通過智能施封設備可以實現電子關鎖自動施封,集裝箱隨裝隨走,直接裝船,出口效率提升了40%,物流成本也降了不少。”聯臺跨境電子商務(福建)有限公司負責人羅祥越欣喜地介紹道。
  貨品不斷拓展,從小商品到重型設備
  運輸時間短、安全穩定、節省成本……“臺北快輪”不僅深受諸多小商品企業喜愛,也逐漸獲得一些貨品價值高、對時效要求高的企業青睞。
  近日,一輛來自山東濟寧、重量達16.5噸的公路運輸用低平板半挂車,搭乘“臺北快輪”從平潭發往臺北港。這是平潭口岸今年首次出口半挂車。
  “最近兩年,快輪運輸的貨物種類也不斷拓展,特別是高附加值的貨品不斷增多。”平潭外代船務代理有限公司報關部經理陳巧雲說,“臺北快輪”運輸的進出口貨物,由原來日用品、小商品等品類,拓展到對運輸時效要求高的鮮活鮑魚、液晶面板及公路運輸車等重型設備。
  為保障“臺北快輪”運營安全暢通,平潭海關建立了專屬監管服務機制,創新應用智慧電訊檢疫模式,高效開展船舶監管,確保快輪快速裝卸貨物,提高通關效率。同時,還加強與邊檢、海事等口岸部門的協作配合,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業,共同保障“臺北快輪”安全、高效進出港。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積極優化監管模式,不斷提升通關效率,為‘臺北快輪’的高效運營和兩岸物流的順暢往來提供堅實保障。”平潭海關駐金井辦事處主任曾慶欽說。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