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灣史專家: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是肆意歪曲歷史

2025-09-28 08: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劉大煒 李百加)就民進黨當局和相關人士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臺灣沒有光復”等言論,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主任程朝雲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抗戰勝利後中國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符合一係列國際法文件的規定,民進黨當局肆意裁剪歷史、歪曲歷史解釋,其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程朝雲表示,民進黨當局和相關人士的這些荒謬言論沒有多少新意,不過是拾當年美國人牙慧的老調重彈。他們主要通過斷章取義的方式,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否定一係列國際法文件對臺灣歸還中國的規定,挑戰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

  程朝雲指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1943年的《開羅宣言》已明確規定日本從中國竊取的東北、臺灣及澎湖列島等領土要歸還中國。其後經過《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這兩份國際法文件,《開羅宣言》規定的臺灣歸還中國的法律義務完全得到確認。根據這一係列國際法文件的規定,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全面接收臺灣,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

  她提到,在《開羅宣言》發表次年,中國政府成立臺灣調查委員會,籌備臺灣收復工作。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當天參加典禮的,除國民政府派出的黨政軍代表外,還有盟軍代表顧德里上校等,顯示中國政府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得到盟國的認可與支持。臺灣民眾更滿懷激情,慶祝臺灣光復。受降典禮完成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告正式成立,在國民政府行政院領導下,開始各項接收重建工作。一係列治理實踐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隨著抗戰勝利,臺灣已回歸祖國,恢復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至于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程朝雲指出,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拋出這一論調,違背《開羅宣言》等一係列國際法文件,完全是出于政治與軍事目的,是冷戰思維和霸權主義的表現,並無法理基礎。1951年,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單方面規定日本放棄臺灣,卻刻意回避臺灣歸屬問題,企圖將“臺灣地位未定論”法理化。然而,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中國並未參與和會,蘇聯亦未簽署該條約,其合法性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隨著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得到確認,“臺灣地位未定論”最終在國際社會破產。

  “民進黨當局近年來不斷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由于歷史早已證明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此民進黨當局不得不肆意裁剪歷史、歪曲歷史解釋,但對于了解歷史的人,往往能發現其根本站不住腳。”程朝雲表示,由于相關言論對多年來接受“去中國化”教育的部分島內民眾可能有一定迷惑性,兩岸學界有必要繼續推動臺灣史研究與學術交流,以正確史觀為指導,也讓兩岸民眾了解真實、完整的臺灣史,而非任政客們裁剪、“打扮”的臺灣史。(完)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