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怎麼擴圍升級?各地都在做哪些探索?一起來看
央視網消息:近五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確定四批共210個全國試點。那麼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各地都在做哪些探索。
一大早,在湖北武漢南湖街道中央花園社區,這家航空航天科技館迎來了一批小參觀者。
總臺記者 鄢艷:這樣一個鑲嵌在社區里的迷你航空航天科技館,已經成為了周邊近十所中小學、幼兒園的科普基地,同時也在向外輻射。
湖北武漢武昌區蒙星幼兒園教師 林珊:我們幼兒園過來大約五分鐘,我們是社區的幼兒園,我們會定期帶孩子們過來參觀、感受航天科技。
臨近中午,科技館樓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鄰里幸福食堂”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用餐。18種菜品供居民自助選擇,60歲以上老年人就餐不超十元。
湖北武漢中央花園社區居民 馮兆海:你喜歡吃什麼自己就打什麼,吃完了之後如果還不夠還可以加。很多老人到這里來吃,基本上有上百人。
到了下午,在距離中央花園社區一公里的華錦社區,活動中心的教室里已經開始上課,舞蹈、聲樂、書畫、剪紙……退休老人們樂在其中。
湖北武漢華錦社區居民 季欣偉:我在這里報了一個聲樂班、剪紙班,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升,感覺我生活在這個小區很快樂、很開心。
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的雙榆樹北路生活圈,目前已有50多種業態,不僅有超市、藥店、理發店,還有健身、文化、親子娛樂。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居民:比前些年方便多了,小區從就近的修車、修鎖,還有便民菜站,買個吃的喝的、咖啡、小菜,理發都特別方便。
街道還運用科技手段,研發“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電子地圖。居民可以查詢網點、導航,還能反饋訴求。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居民:平時給老人去買藥、帶小孩在周邊找培訓班,通過這個便民圈就能找到。
在上海的不少社區,“買菜+用餐”、“購物+休閒”等多元消費場景正在身邊涌現。
這里是上海虹口曲陽路街道一家開在小區里的市集,現在是周五下午5時左右,已經是非常熱鬧了。周邊小區的老人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聊天,到了飯點還可以到旁邊的檔口去買上一份飯,均價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這里每天的人流量能夠達到2000人,覆蓋周邊的老人、中小學生以及上班族等。
與市集一路之隔的是一家菜市場。 依托菜市場的高頻客流,咖啡店、烘焙坊、健身房等商戶紛紛入駐。
上海虹口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田衝:“菜場+市集+X”的一個共享空間,大家可以休閒、娛樂,包括一些社區的活動放在了這里面,給居民一種社區客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