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
 
 
  來源:      日期:2007-04-19 14:22

 

  一、概況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地處長江中遊,簡稱“鄂”,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00萬。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低平,山地面積佔50%,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水面面積約佔全省的1/10,素有“千湖之省”之稱。

  在中國經濟地理位置上,湖北具有承東啟西的戰略地位,位于東部技術密集工業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區的結合部。以省會武漢市為中心,在500公里的范圍內有4億人口,在1000公里范圍內有10億人口。在中國廣袤的內陸地區,湖北具有極強的市場集散功能和輻射能力。

  湖北省設有12個直轄市、1個自治州和1個林區。分別為: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黃岡市、鹹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神農架林區。設有24個縣級市和41個縣,共65個縣市,其中,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為省直管縣級市。

  二、吸引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湖北堅持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不斷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建立了公正、公開、高效的外商服務體制,依法保護外商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湖北正在成為外資在中國內陸地區投資的熱土。截止2005年底,湖北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批準外商投資項目10567個,累計使用外資139億美元;全球500強企業中有67家落戶湖北,領域遍及各個行業。

  根據湖北省“十一五”規劃綱要,該省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和提升服務業,發展和完善基礎設施與基礎產業。

  “十一五”湖北省利用外資的發展戰略是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目標,以實現產業升級、增強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國內外競爭力作為出發點,大規模、高質量地引進外資,進一步強化利用外資對我省經濟發展的動力作用。主要體現在:堅持利用外資為湖北省擴大開放的第一要務,堅持利用外資與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相結合,堅持利用外資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堅持利用外資與突破性發展服務業相結合,堅持利用外資與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相結合,堅持利用外資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相結合,全面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基于以上目標,符合湖北省“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產業都是積極支持吸引外資的領域,其中吸引外資的產業重點在高新技術產業、汽車工業、冶金工業、石化工業、裝備制造業、建材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等。

  1、高新技術產業

  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產業群。

  1)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光通信係統及設備、移動通信終端、新型電子元器件和激光加工設備等;大力發展光顯示、光存儲、汽車電子、金融電子、集成電路、軟件等產品,在武漢形成較完整的光電子信息產業鏈

  2)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大力發展農業生物技術產品、生物醫學工程產品、新型醫藥制劑、現代中藥等,積極培育優質高產農作物新品種和畜禽品種,加快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獸藥的研發和產業化。

  3)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納米材料、復合型功能材料、激光材料、環保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利用外資將金屬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

  4)光機電一體化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數控係統,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

  2、汽車工業

  加快汽車零部件發展,提高為東汽及其他汽車集團配套的能力,積極融入跨國公司全球採購體係。

  1)整車工業:利用外資開發生產各類專用汽車、客車,電動汽車。

  2)汽車零部件工業:按照集中集成和係統化、規模化、模塊化發展思路,突破性發展轎車零部件,整合載重車零部件資源並向輕重兩極延伸。

  3、冶金工業

  大力發展鋼材、有色金屬深加工。利用外資提高銅、鋁加工能力和加工深度,發展銅板帶、銅箔、鋁板帶、電子鋁箔等深加工產品。

  4、化學工業

  1)石油化工:圍繞武漢乙烯工程等重點項目,發展下遊產品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工原料的深加工。

  2)磷化工、鹽化工:發揮資源優勢,加強磷、鹽礦資源的深度加工和係列產品開發。

  3)精細化工、農用化工:利用外資加快農藥、染料、涂料等傳統領域精細化工的改造升級,推進飼料添加劑、生物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等新領域精細化工發展。

  5、裝備制造業

  1)船舶:重點發展船舶工業,通過合資合作發展特種船舶、船用輔機及配套部件,發展挖泥船、海洋平臺工作船、公務執法船等船舶;發展不鏽鋼化學品船、油船及其他液貨船、集裝箱船、客滾船等特種船舶;發展低速柴油機、發電機、大型曲軸、大型鑄鍛件、船用輔機、船用容器、熱交換器等配套船用部件。

  2)發電和輸變電:重點發展大型電站鍋爐、新型汽輪發電裝置及高壓超高壓輸變電設備、新型能源和清潔能源利用裝置。

  3)機床工業:重點發展數控金屬切削和鍛壓機床以及新型包裝、造紙、糧食、紡織、水泥機械、冶金和涂鍍層設備。

  6、輕紡工業

  鼓勵和支持外商以並購的方式參與我省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食品、造紙、家電、紡織印染、服裝及產業用紡織品等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

  7、建材工業

  大力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發展高中檔建築、衛生陶瓷,高檔浮法玻璃、特種玻璃及深加工制品。積極發展木塑聚合材料。開發生產無污染、防火阻燃、防水隔熱、節能節水的新型牆體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

  8、農業

  利用外資突破性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形成比較優勢的糧食、油料、畜禽、水產品、果蔬、林特等精深加工係列產品。

  9、服務業

  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服務企業、跨國公司,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主要是金融保險、信息業、現代物流業、服務外包業務以及旅遊業的合作。

  10、基礎設施

  鼓勵外商以多種方式參與省公路、港口碼頭、能源、城市改造等的建設。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