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遊,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地勢基本呈西高東低,平原、山地和丘陵分別佔總面積的56%、26%、18%。界于北緯31度23分至36度22分,東經110度21分至116度39分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接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賈雲集之所。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區位優勢明顯。
二、投資軟環境 河南省鼓勵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投資者),在河南境內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以下簡稱外商投資企業)。
在河南省舉辦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如下主要投資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
1、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 10 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2、對設在我省的屬于國家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限制乙類項目和列入《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滿後的三年內,可以減按 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設在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依照規定享受免稅 、減稅待遇期滿後,經企業申請,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準,在以後的十年內可以繼續按應納稅額減徵 15%-30% 的企業所得稅。
4、河南省對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項目,免徵地方所得稅。注:地方所得稅,按應納稅的所得額計算,稅率為 3%。
5、在本省舉辦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免徵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
6、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其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匯出境外時,免繳匯出額的所得稅。
7、產品出口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減免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凡當年企業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 70% 以上的,可以按照現行稅率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8、按國家法律規定已經按 15% 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產品出口企業,符合前款條件的,減按 10% 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9、先進技術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減免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可以延長三年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10、在河南省設立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按 30%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在河南省會鄭州市設立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 24%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在國家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立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 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11、外商投資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將其從企業分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于該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限不少于 5 年的,經稅務主管機關批準,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的 40% 稅款;再投資舉辦、擴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的,全部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12、外商投資開墾國有荒地、荒坡、荒山、荒水、灘地,或投資進行中低產田改造,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引進現代化耕作技術,引進新品種,在經營期內,其企業所得稅按有關規定享受“兩免三減”優惠待遇後,經企業申請、稅務部門批準,在以後的 10 年內可繼續享受按應納稅額減徵 15%-30% 的優惠。
13、外商投資引進新的優良種畜、飼養加工達到一定經濟規模的項目,能夠改良、培育新的水果蔬菜品種並能提供保鮮、儲藏高新技術的項目,除可享受“兩免三減”企業所得稅優惠外,經企業申請、稅務部門批準,在以後的10年內可繼續享受按應納稅額減徵 15%-30% 的優惠。
14、外商投資高新技術企業或以高新技術入股興辦的合資、合作或獨資企業,其注冊資本金以外建設資金不足的,有關金融部門給予積極支持。
15、外商投資企業興建基礎設施、農業綜合開發以及高新技術項目,採用政府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按照土地審批權限經批準後,可執行最低地價,按照有關規定一次付清;對一次性支付出讓金有因難的,可先付清出讓金中的徵地費,其余部分可分期付清。
16、屬于國家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和限制乙類的外商投資項目,其進口的設備和技術,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對不屬于鼓勵類的產業和項目,地方確有優勢的,經報國家批準,可享受鼓勵類項目的待遇。
17、對已設立的鼓勵類和限制乙類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研究開發中心、先進技術型和產品出口型外商投資企業技術改造,在原批準的生產經營范圍內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自用設備及其配套的技術、配件、備件,可按《國務院關于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的規定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18、對已設立的鼓勵類和限制乙類外商投資企業在投資總額內採購國產設備,如該類進口設備屬免稅目錄范圍,且外國投資者已投入資本金佔各方已到位資本金的 25%(含) 以上的,可全額退還國產設備增值稅。
19、外國企業向我境內轉讓技術,凡屬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免徵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
20、外商投資企業技術開發費比上年增長 10%(含) 以上的,經稅務機關批準,允許再按技術開發費實際發生額的 50% 抵扣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21、外商投資企業到我省再投資的項目,凡外資比例達到 25% 以上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22、允許沿海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到我省承包經營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
23、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外商投資企業,不再繳納場地使用費。 24、除國家明令禁止的領域外,所有領域一律向境內外客商開放。積極引導外資投向,鼓勵外資重點投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出口創匯項目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歡迎境內外投資者在商業、外貿、物流、旅遊、金融、信息、咨詢、教育和衛生領域投資。 25、外商投資企業年檢免除一切費用。對連續三年以上無違法違規行為、經營秩序良好的外商投資企業免于年檢。 26、對需要統一協調的項目,由省政府召集聯席會議議定。聯席會議確定的項目,各相關部門應從速、辦理。對促進我省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有重大影響的外商投資項目,在辦理手續、使用土地、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 27、在河南省興辦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免徵市政建設配套費、增容費、水資源費、綠化費、增改費,免徵配套生產經營用房的交易手續費。 28、年銷售收入 1 億元以上且年增長率 15% 以上、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增長 15% 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由所在地政府對企業給予獎勵。對外商投資額在 500 萬美元以上的新辦工業企業,從投產起三年內,視其對當地財政貢獻的大小,由所在地政府對企業給予獎勵。對外商投資企業投資額在 1000 萬美元以上(含增資擴股),或年納稅總額在 500 萬元以上且當年增幅達到 20% 以上的,由所在地政府對其法定代表人給予獎勵。 29、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時,新增投資在 2 億元以上的,屬于省、市、縣(區)有權減免的規費予以全免,新增投資在 1 億-2 億元的減免 70%。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在貸款貼息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受同樣優惠。 30、凡外商投資能源、交通、城市公用設施、教育、醫療、其他社會公益性事業、高新技術工業以外外商投資額在 1000 萬美元以上的項目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其土地出讓金可以給予優惠,具體優惠辦法由各省轄市、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制定。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自確定之日起,5 年內免繳土地使用費,第 6 年至第 10 年減半繳納,10 年後逐年全額繳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可租賃使用國有土地或集體建設用地。外商投資企業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前可以先做前期工作。 31、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用地可單獨報批,隨報隨批。開發區內改制企業處置用地資產,經當地省轄市政府批準,由開發區按照現有政策處理。
三、投資硬環境 區位條件。河南地理位置優越,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賈雲集之所。因此,古人稱:“得中原者得天下”、“當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爭”。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距京津塘,南下武漢三鎮,西至關中平原,東至滬、寧、杭,直線距離大都在600— —800公里之間。河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國家促進中部崛起的戰略部署,必將使河南獨特的區位優勢發揮更大的作用。 自然資源。河南資源條件優越,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全省現有耕地面積7177.49千公頃,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資源157種,探明儲量的81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鉬礦、藍晶石、鑄型用砂岩、天然鹼、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藍晶鑄岩等8種,居前5位的有26種,居前10位的有48種。優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鹼、鹽、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屬礦產”。 公路運輸。至2005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7.9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678公里,在建高速公路9條620公里,18個省轄市全部通高速,出省通道全部打通,中原交通運輸大通道框架基本形成。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8.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將達到5000公里以上。 鐵路運輸。河南地處全國路網中心,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共有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太焦、侯月、新荷、新月、孟寶、寧西等10條鐵路幹線和洛宜、湯鶴、安李、石林等4條鐵路支線在境內交匯,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鐵路網。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零擔中轉站,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河南境內國家鐵路重點工程鄭州至徐州、新鄉至月山鐵路電氣化改造全部完成,鄭州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開工建設,鄭州至石家莊、鄭州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前期工作正加快展開。
航空運輸。省內擁有新鄭國際機場、洛陽機場和南陽機場三個民用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4E級機場,是國內一類航空口岸,設計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1600人次,至2005年底,開辟了46條國內航線、1條固定國際航線、3條不定期國際航線和1條地區航線,通達46個大中城市,每周航班平均634個。
電信。河南省公用電信網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省會鄭州是我國的重要通信樞紐之一,國家骨幹公用電信網“八縱八橫”有“三縱三橫”途經河南,加上南北、東西兩條架空光攬幹線從河南穿過,構成河南“四縱四橫”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
郵政。至2005年底,全省郵路總長17.7萬公里,郵政局所達到2743處,郵政物流處理和營業網點面積150萬平方米。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郵件處理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建成了覆蓋省內城鄉的省、市、縣、鄉、村五級郵政物流網絡,可為社會提供一體化物流和商品分銷配送服務。
電力。河南電網南連湖北,北接河北,西北和陜西相連,目前全省有500千伏變電站10座,變電容量750萬千伏安,輸電線路2070公里;220千伏變電站103座,變電容量2579萬千伏安,輸電線路8650公里。2005年底全省發電裝機容量2881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