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記者李薇薇)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王景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提醒科研人員,在當前防治非典科技攻關已經取得一批重要創新成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成果需盡早申請專利。
王景川說,我們應當認識到,在當前全國萬眾一心抗擊非典的情況下,防治非典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公共健康的共享和實施並不矛盾。我國科研單位首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不妨礙這些專利成果可以無償或以優惠價格許可使用,同時又可以避免其它國家和地區搶先申請專利而限制我國的實施,這將有助于在世界范圍內確定我國專利權人的法律地位。
另外,由于我國的非典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數量較大,對于我們開展相關的基礎醫學研究,預防技術、診斷技術、治療技術及其藥物、設備、裝置、用具的開發,不但提出了緊迫的需求,而且提供了大數量的研究“樣本”。從學術意義上講,大數量的“樣本”,應視為一種寶貴的資源,在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的同時,也應注意到存在競爭的一面。
王景川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在全力進行防治非典研究的同時,也極為重視並謀求知識產權保護,為取得競爭優勢和市場優勢打下基礎。像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一些國家紛紛宣布加大投資、集中力量進行研究。美國正積極探索一種治療非典的天然抗病毒蛋白質幹擾素;歐盟近日召開專門會議決定增撥大量資金,集中各成員國的科研力量,研制非典疫苗;德國建立了非典病毒蛋白模型,通過對這個模型的分析研究,利用改造一種處于臨床階段的感冒藥來治療非典等等。
因此,王景川強調,在聯合科技攻關中涌現出的原始性或重大的創新成果,依法、準確、及時地授予專利權或其它形式的知識產權,不僅對我國的防治工作和生物技術以及醫學的發展十分重要,而且對于培育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相關產業都有重要意義。(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