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香港成報13日發表社評說,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導的對臺政策新思維,獲得臺灣兩大在野黨領袖的積極響應合作,而且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兩岸和解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此時此刻,陳水扁作為臺灣的執政領導人,必須作出歷史性的抉擇,對兩岸人民有所交代。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日會面後,宣布兩黨達成六項重要共識,包括將當年雙方各自口頭表述的“九二共識”,簡化成“兩岸一中”的新概念,堅決反對“臺獨”,結束敵對狀態,並大力加強兩岸經貿合作,促進臺灣人民參與國際活動等,令兩岸關係進程再向前走一大步,為未來發展前景創造無限空間。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導的對臺政策新思維,獲得臺灣兩大在野黨領袖的積極響應合作,而且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兩岸和解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此時此刻,陳水扁作為臺灣的執政領導人,必須作出歷史性的抉擇,對兩岸人民有所交代。
繼國民黨主席連戰之後,宋楚瑜的大陸之行再度取得豐厚成果,將近期的“登陸熱”推到另一個高潮。胡錦濤和連宋分別達成的多項共識,充分體現他年初發表的“胡四點”對臺政策新思維,在“反分裂”的前提下,展現了最大的政策靈活性和彈性。無論是提出兩岸和平協議、對臺進口水果實施零關稅,和支持臺灣參與世衛組織活動等,處處皆向臺灣人民釋出最大的誠意和善意。
北京的對臺政策新思維,充分發揮“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策略,既令國民黨及親民黨對臺灣人民利益能有所交代,又用“兩岸一中”的新表述,與親民黨找到接合點。在反對“臺獨”,堅持一中的原則下,北京和國親兩黨達到了高度一致,形成對兩岸關係的廣泛共識,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兩岸關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凡此種種,皆顯示對臺新政策已取得預期的成果。
胡錦濤與國親兩黨的共識,為兩岸和平開拓了寬闊的空間,不但成功取得了臺灣廣大民眾的認同,而且亦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肯定。相比之下,“臺獨”的路則愈走愈窄,這點可從近期陳水扁進退失據,民望急劇大幅下跌可以得知。陳水扁為了自己和臺灣人民的前途,實在是時候需要作出重大的抉擇。
眾所周知,陳水扁乃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動物,為了選票,經常出爾反爾,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沒有任何誠信可言。但現時只要他能夠堅持月前達成的“扁宋十點共識”,便可借助現時的寬松和有利形勢,將兩岸關係發展進一步向前推進,如此才能對臺灣2300萬人民有所交代。假如他再次反口覆舌,走回頭路,他的誠信便將陷于徹底破產,政治前途亦會蒙上極大陰影。
可以說,北京的對臺政策新思維,已為兩岸和解提供了異常寬松的環境;國親兩黨的大陸之行,雖然令陳水扁短期陷于孤立,但同時亦為他鋪設了臺階。
陳水扁作為臺灣的執政領袖,始終坐擁最大的談判籌碼,今時今日,阿扁已無爭取選票的包袱,只要他能拿出承擔的勇氣,踏出這歷史的重要一步,便將可以和連宋一樣名留青史;但假如他依然故我,繼續走上分裂的不歸路,最終只會遭到歷史的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