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日本關注連宋登陸:改善兩岸關係的大手筆

  時間:2005-05-13 16:06    來源:     
 
 

  人民網駐日本記者 孫東民

  中國共產黨領袖邀請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領袖訪問大陸,是中國當代歷史上的大手筆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之舉,是近來日本媒體關注的重要國際新聞。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4月29日舉行的歷史性的會晤,日本《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大報均在第二天頭版位置以《國共首腦60年來的首次會談》、《確認一個中國》等醒目標題及圖片,報道了兩黨會談,突出了結束敵對狀態、致力于臺海和平穩定等要點。

  《讀賣新聞》的報道說,國共兩黨實現60年來的首腦會談,兩黨都認為反對“臺獨”、實現臺海的和平穩定符合兩岸利益,雙方在增加大陸與臺灣的人員交流等方面達成了共識;兩黨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又在盡速恢復兩岸談判、促進終止敵對狀態等五個方面達成共識。《朝日新聞》認為連戰的大陸之行加強了兩岸謀求和平統一的氣氛,是兩黨在歷經激烈內戰60年後首次實現的領導人會晤。中國國民黨雖然是在野黨,在大陸與臺灣的關係處于冷淡之時,其領導人訪問大陸,促成了一次時隔漫長歷史進程後的政治會晤。 

  臺灣政黨領導人的大陸之行會不會成為臺海局勢走向緩和的契機?日本的主流媒體和不少社會賢達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對此做了評析。有人認為,邀請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兩黨領導人訪問大陸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大手筆”,是向臺灣人民表達的善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思考”。

  對于臺灣局勢出現的“微妙變化”,5月7日的《每日新聞》認為,臺灣在野黨領導人先後訪問大陸,是臺海局勢的新轉機。《日本經濟新聞》5月11日轉引新加坡報紙的評論說,為了臺灣人的未來,臺灣當局應採取向前看的態度,大陸方面提出的一種類似建立共同市場的建議“是出色的戰術”,將實現臺灣與大陸經濟的共同發展,《讀賣新聞》在專題報道中說,連宋的大陸之行將抑制“臺獨”,“臺獨”分子受到孤立。如果國民黨能在2008年的臺灣選舉中取勝,以統一為目標的兩岸對話會出現“現實的可能性”。該報把國共兩黨的關係喻為“異母兄弟”,以年表的形式介紹了國共兩黨“協調與對立的歷史”。還報道了一個細節:當胡總書記說到國民黨創始人、被稱為國父的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時,“連氏表示出了無限感動的表情”。

  《朝日新聞》報道認為,這次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會晤有助于敦促有強硬“臺獨”傾向的臺灣當局改變對大陸的政策,但此舉也有可能招致“臺獨”派的反對。《讀賣新聞》分析說,誠然,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這次會晤並不能立即改變臺灣當局的大陸政策,但在去年12月的臺灣“立法委員”選舉失敗後,臺灣當局表現出一種要與在野黨協調的姿態,內部有人開始認識到“穩定大陸與臺灣的關係是大局”,也有人主張在農業方面“與大陸協調”。這表明發展兩岸關係並非一個政黨的主張。

  期待連宋對大陸的訪問有利于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日本政府迄今沒有就連宋大陸之行正式發表見解,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人士都在關注臺海局勢的發展。外務省國際報道官千葉明在回答電話提問時說,日本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正式立場是希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不支持臺灣“獨立”,期待連宋對大陸的訪問“有利于兩岸的和平與穩定”。前日本駐華大使谷野作太郎表示日本“對臺灣沒有領土野心”,日本國民希望當事者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他認為這次連宋訪問大陸,臺灣輿論積極評價,大陸方面對應靈活。

  日本多數學者希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神戶大學教授五百旗頭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軍事衝突是一種不幸,最重要的是和平的對話,需要花時間腳踏實地加以解決。 

  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共邀請連宋訪問大陸表明兩岸關係邁出重要一步,對話上升到黨的領導人一級是重大突破,推動大陸與臺灣的農產品貿易對“臺獨”勢力是一大打擊。海峽兩岸的這一動向對于解決朝核問題、打破日中關係的僵局也是一種借鑒。

  白西強調,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日本不應該說三道四。但最近的日美2加2會議卻給人以日本要介入臺灣問題的印象,還有消息說,日本自衛隊的一些退役軍官被邀請為“臺獨”勢力做軍事“指導”,這是明顯幹涉中國內政。日本絕對不要做妨礙臺灣海峽兩岸統一的事情。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