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熱”、“國代選舉”都過去了。臺灣政局又恢復到以往的“常態”。幾個大小政黨黨內黨外互相叫罵,爭取媒體版面,噪音震耳,卻沒人在推動實際工作,一切都在原地踏步。
陳水扁對于臺灣第九次申請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失敗一事發表意見,說都是因連宋兩位在野黨主席訪問大陸時,自動放棄了“臺灣主權”所致!真不知從何說起?陳先生編寫劇本的想象力日趨豐富。
民進黨黨內則展開了“本土派”與“和解共生派”的路線之爭,“獨派”悍將蔡同榮認為這次“國代”選舉民進黨的勝利就是“本土派”的勝利,主張和解的謝長廷在會中一時氣勢不振。資深“立委”柯建銘則聲言民親兩黨合作的路線不變,民進黨不能因為贏了“國代選舉”就跩起來。的確,兩成三投票率的選舉中小勝,算不上一件很光彩的事。
親民黨張顯耀抖出驚人內幕:扁在與宋密會時曾親口說出他一直反對“臺獨”,而且私下說了許多李登輝的壞話。扁托宋去大陸傳話,稱“九二共識”沒有這回事,但是“九二香港會談內容”則可以接受,于是宋楚瑜在北京協商出“兩岸一中”。
“總統府”發言人急忙否認上述說法,並批判“兩岸一中”比“一中各表”更退了一步,絕不能以此來恢復兩岸協商。
有趣的是,民進黨的重要幹部李應元此時竟主動連絡親民黨,催促兩黨合作推動“立法院”懸宕已久的諸“法案”,當即遭到親民黨“立委”李永萍等的厲聲拒絕。陳水扁在宋楚瑜出訪大陸時為了拉高選情,口出惡言,
肆意污蔑親民黨,如今選舉剛過就有臉來要求親民黨幫他通過“法案”?真沒見過這麼皮厚的人!李永萍要求先公開道歉,“跪地求饒”才考慮其他。
果然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上,軍購案、臺灣申請主辦博覽會預算案、“監察委員”同意權案,“行政院”組織法等重要“議案”,再次遭到國親兩黨“立委”聯手封殺,未能列入議程。“立法院”仍陷入癱瘓狀態。
親民黨自身難保。不少黨籍“立委”公開宣布要退黨,黨內重量級人士要求討論路線問題。宋主席的態度很硬,認為親民黨沒有路線問題只有立場問題。立場一直很堅定就是“反臺獨”,對黨領導有疑問的一律請便。副主席張昭雄也有話說,他以為2008年泛藍想重奪政權,如果沒有親民黨的支持一定贏不了,但是國民黨的合作誠意不足。
一般認為以宋楚瑜為核心的親民黨不會改變“民親合作”的路線,他們將全力以赴希望做出些成績來,為扁搭橋,促成他的大陸之行,開啟兩岸協商之門。但是陳水扁一直在玩弄親民黨,忽冷忽熱,亦真亦假。應當捫心自問的是,親民黨本身還剩有多少利用價值?宋先生想在促進兩岸關係方面爭一席地位,但是如果臺海和平在陳水扁任內有了成績,他會分一杯羹給老宋嗎?但是宋楚瑜已無退路,就算親民黨內有“立委”出走,在“立法院”他仍能掌握20多席,足以推動“法案”,3年內還可以和民進黨繼續玩下去。
民進黨“臺獨”理論大師林濁水突然有了新發現,說認識到《反分裂國家法》的主軸是“以商促統”,臺灣當局一時未能認清,一再宣揚大陸以“非和平手段”威脅臺海;“陸委會”誤判情況,動員資源對抗“非和平手段”,卻造成內部分崩離析!大師林算是看對了一部分事實真相,其實“以商促統”之說也不確切,有朝一日兩岸統一了,應當是個水到渠成的現象,正如連戰在大陸曾說過:歷史的步伐不能加快,但是方向要掌握得正確。
夠熱鬧吧!但是真正重要的消息臺灣的媒體不太注意:33噸臺灣水果已在福州上岸展開銷售,更多的農產品將繼續“登陸”。臺灣當局這次沒有阻攔。幸喜臺灣還有人在做一些有益于民眾生計的實際工作。
(作者言浩 曾任臺灣《聯合晚報》主筆、《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5月20日 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