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_“神州三號”無人飛船成功發射
字號:
航天專家向記者透露:國人搞載人航天有獨特優勢

  時間:2002-04-23 10:23    來源:     
 
 
  記者日前在“神舟”三號飛船返回艙某測試廠房,採訪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係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宿雙寧。宿總首度透露了我國載人航天的一些“內部消息”。
  記者:宿總,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圓滿成功後,國內外各種傳媒對中國載人航天,特別是對中國航天員的選拔訓練,都非常感興趣,也作了許多報道,但報道內容又有許多互相矛盾之處,請您介紹一下目前我國航天員選拔訓練的情況。
  宿雙寧:許多媒體的報道與我們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有出入,有不少想象和猜測的成分。
  中國的航天員是從優秀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可以說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當然,選出的航天員還要經過嚴格的基礎訓練和專業考核,才能承擔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比如,要通過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學習,了解和掌握與航天飛行任務有關的知識;通過體質訓練和心理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掌握心理調控的方法;通過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前庭功能訓練,失重飛機飛行訓練、跳傘訓練,體驗飛行訓練等,掌握主動適應航天特殊環境的技術和方法,提高對各種負荷的耐受性;通過專業技術操作訓練,熟練掌握飛船和艙內有關設備的操作;通過飛行任務訓練,掌握正常和應急飛行程序及相關技術方法;通過救生與生存訓練,提高航天員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等等。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訓練大綱》的要求,我們有計劃、分階段,成功地開展了航天員訓練,目前各項訓練進展順利。在航天員訓練和未來的載人航天中,中國人身材適中、靈活敏捷的體質特徵和吃苦耐勞的素質等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記者:有的媒體把北京航天中心描繪成世界第三家航天員選拔訓練中心,請問實際情況是否如此?與國際水平有何差距?
  宿雙寧:現在,國際上除了俄羅斯的加加林中心和美國的休斯頓航天中心以外,只有中國具備了進行航天員選拔訓練的技術和設施條件。中國的載人航天起步比美國和俄羅斯要晚,但起步晚並不等于發展慢,通過借覽別人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少走彎路,走出一條風險較低、投入較少、效益較高,具有中國特色的“飛天”之路。比如,“醫工結合”就代表著我國載人航天的一個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再比如,發展航天中醫中藥學,也是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發展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優勢。
  記者:請問你們航天員選訓中心的發展目標是否就是要建成“中國的加加林中心”或者說是“中國的休斯頓航天中心”?
  宿雙寧:這是我們的目標,但還不全面,因為我們搞航天醫學工程研究,不僅要在載人航天任務中負責航天員選拔訓練,而且還要承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係統、飛船環境控制係統的研制和試驗工作,這也是我們“醫工結合”的特色的體現。
  航天員是載人航天的核心。我們的一切工程都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都要緊緊圍繞選拔訓練出合格的航天員以及保障航天員的安全、健康和功效來開展。大家知道,飛船進入太空後,將處在一個微重力、高真空和較強空間輻射的環境中,為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健康和高效地工作,就必須人為地創造出一個盡可能接近地球表面的生活、工作環境。首先,要提出對載人飛船的醫學要求和工效學要求,作為飛船設計和建造的主要依據,對飛船是否滿足載人要求進行醫學和工效學評價。在飛船中,通過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係統來保障座艙環境的適人性,主要是五大關鍵指標,即:溫度、濕度、大氣壓、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
  此外,在飛船上還有一整套的航天員醫學監督設備。在載人飛行中,通過這些設備,航天醫生在地面就可以監測、判斷航天員的身體狀況,對航天員進行醫學監督和醫學保障。這也是天地間的特殊遙醫學。
  在為期7天的“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中,我們研制的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和形體假人,所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驗證了與載人航天直接相關的座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係統能夠滿足載人的醫學要求。
  記者:宿總,您是我國航天員選拔訓練方面的專家。如果我從現在開始努力和準備,你看我有希望當上航天員嗎?
  宿雙寧:航天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一般還要有航空飛行經歷,這是國際上選拔航天員的通行做法。不過,參加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除航天員以外,還有隨船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將來還有太空遊客,對後面3類人的身體等方面的要求會比較寬松。所以,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來包括你在內的更多的中國人參加載人航天飛行的夢想是能夠實現的!(楊永禎、程長川、劉程)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