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記者楊民青 俞錚)航天飛船是用多級火箭作為運載工具,從地球發射並可在宇宙空間航行的飛行器。
載人航天飛船一般包括為飛船提供電源和動力支持的推進艙、為航天員提供安全可靠環境支持的返回艙、在軌道運行中為航天員提供工作生活環境的軌道艙和為科學試驗提供各種保障的附加段。
載人航天飛船和宇宙空間站是供航天員、科研人員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因此必須提供航天員在空間安全、工作和生活的生命保障係統,其設施與人造衛星有明顯不同,除無人飛行的分係統外,還必須包括環境控制生物保障係統和應急救生係統。載人航天飛船又分為衛星式載人飛船和登月式載人飛船。
載人航天工程主要由七部分組成:一、航天員的培訓和鍛煉;二、有效載荷的各種科學試驗;三、載人航天飛船的研制;四、可靠的運載火箭保障係統;五、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建設和保障;六、海基陸基聯合測控網的建設和保障;七、可靠的著陸場的建設和保障。
人類載人航天事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駕駛人類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繞地球一周後,安全返回地面,從此揭開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歷史。
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阿波羅號”航天飛船,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奇跡。
1971年4月,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個宇宙空間站“禮炮號”。“禮炮號”宇宙空間站總重量約18噸,總長約14米。
1973年5月,美國發射了名為“天空實驗室”的宇宙空間站,總重量約為82噸,總長約36米。
1970年4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開始了中國的航天事業。
1999年11月20日和2001年1月10日,“神舟號”試驗飛船和“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剛剛成功的“神舟三號”發射中,還首次試驗了逃逸係統,該係統可在火箭發射和升空階段出現意外故障等緊急情況下,將飛船帶離危險區域,以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