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臺知名學者邱毅大理“文化尋寶”:讚嘆銀器工藝 盼將銀器文化帶回寶島

2022-07-12 08:34: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為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共同找尋海峽兩岸及雲臺兩地文化聯結,7月10日,2022雲臺文化尋寶暨臺灣大V雲南“尋寶”係列活動在雲南大理啟動。包括臺灣知名學者邱毅、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等在內的20余名兩岸嘉賓,共同參訪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鶴慶縣,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共敘兩岸情誼。

  新華村銀器工藝享譽國際 臺學者與非遺傳承人交流創作故事

  “雲南銀飾看大理,大理銀飾看鶴慶新華村。”鶴慶縣新華村被稱為“中國銀器第一村”,銀器工藝享譽海內外,在雲南白族銀器藝術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當天,大家來到新華村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進行交流。獲評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的寸發標大師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分享其代表作品《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大型銀雕屏風、“九龍壺”等的創作故事。

  寸發標生于鶴慶縣新華村的一個銀匠世家,是寸氏銀器制作的第六代傳人,年輕時隨父親學習金銀器制作工藝,成為走村串巷、走南闖北的“小爐匠”,足跡踏遍四川、陜西、貴州、廣西、西藏等地。回村以後,經過上百次的工藝實踐,“九龍壺”係列成功打造並驚艷世界,獲得國家專利。其後,他又設計開發出了“九龍火鍋”“九龍桶”“九龍煙筒”等係列銀器產品,並多次榮獲國家和國際級金獎。

  2017年,寸發標歷時四年多完工的《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大型銀雕屏風,參加了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和2019年祖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被國家民族文化宮永久性收藏,入選為國家國寶型係列之一。

  邱毅驚嘆大理銀器技藝 盼民族文化永續傳承

  新華村是個“小錘敲過一千年”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村落,其銀飾紋樣、工藝都經歷了上千年的傳承才逐步演化至今,其巧奪天工令參訪成員們驚嘆。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讚嘆新華村銀器技藝傳承,他說,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把雲南的銀器文化帶回寶島臺灣,促進島內民眾了解民族文化瑰寶,增進中華文化認同。他期盼,未來兩岸的年輕人能共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接下來,係列活動還將赴劍川、喜洲古鎮、洱海生態廊道和昆明等地,持續至7月16日,將把雲南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民族文化、文化旅遊產業、文化保護等情況向兩岸同胞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積極營造“兩岸一家親、雲臺一家人”的濃厚氛圍,展現雲南多元燦爛的民族文化的同時,推動雲臺兩地文化交流,推進共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