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2時,海口市菜籃子1號加工配送中心仍是燈火通明,30余名工人正在忙著將基地運上來的蔬菜進行分揀、安全檢測。淩晨5時,25噸蔬菜分揀完畢,伴隨著黎明的曙光,這些菜由23輛配送車送往全市117個平價菜末端銷售網點,最終到達市民的手中。
記者在配送中心看到,每一種蔬菜在運至配送中心後首先會進行抽樣,將樣本送進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檢測合格的樣本將會送至分揀車間,由分揀工人將運輸過程中損壞的蔬菜或者受損的菜葉剝去,並將分揀好的蔬菜按照各銷售網點需求量進行分類,全部分揀完畢後統一送至各銷售網點。
“所有的蔬菜都是由我們的工作人員直接去蔬菜基地進行收購,運到加工配送中心後直接進行檢測分揀,每天7時之前保證所有蔬菜以最新鮮的狀態配送至各網點。”菜籃子集團加工配送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傳統的配送流程相比,菜籃子集團省去了經手二級、三級批發商的過程,所以降低了蔬菜價格成本。對于島外蔬菜,菜籃子集團則會在收購價的基礎上降低15%左右進行銷售。
為落實省政府“菜十條”和海口市政府“菜十六條”的具體舉措,今年上半年,海口菜籃子集團通過建平價菜直銷點、減少流通環節、增強產銷對接、推動農貿市場建設等方法,有效調節了海口菜價,獲得了較好的市場效果和社會效果。根據海口市物價局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份起,海口市蔬菜價格持續4個月呈下降趨勢。從春節期間的50余個“政府平價菜臨時直銷點”設置,到今年準備打造320個社區平價菜店,菜籃子集團的平價菜正一步步走向常態化。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