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北農墾推多個“套餐”供種植戶選擇

2016年02月23日 10:03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杜亞周張興衛韓興民

  2015年玉米價格的大幅下跌,讓玉米種植業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河北墾區地處鐮刀彎地區的北方農牧交錯區,是連接農業種植區和草原生態區的過渡地帶,站在十字路口,河北墾區的32個農牧場將如何應對?對此,河北農墾推出了玉米改飼草、玉米改雜糧、玉米改大豆等不同的種植模式,供種植戶選擇。

  2015年河北墾區玉米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價格呈斷崖式下跌,而生產成本則大幅上升,造成玉米籽粒生產盈利空間減少200元/畝,極大挫傷了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

  為此,河北墾區在調結構、轉方式上,一是確定了壩上平原春玉米種植區以發展耐旱型雜糧雜豆、馬鈴薯、飼草、青貯玉米為主,主攻方向是大力發展耐旱的雜糧雜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貯玉米。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促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服務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確定了冀中南平原和冀東沿海夏玉米種植區以發展飼草、積極發展耐鹽耐旱的飼草、青貯玉米等,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糧改飼”、發展現代草食畜牧業,促進農牧結合。2016年預計調減籽粒玉米4萬畝,力爭到2020年,調減籽粒玉米10萬畝以上。

  玉米結構調整是一項涉及土地、人力、財力和物力的係統工程,需要統籌協調、強化指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構建農業生產發展長效機制。他們完善補貼政策,研究建立合理輪作體係的補助政策,實現種地養地結合。通過建立信貸擔保體係,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糧改飼”、發展現代草食畜牧業,促進農牧結合。加快選育青貯玉米專用品種、高蛋白大豆品種,培育替代種植的高產優質的雜糧飼草等品種。大力推進農牧結合,加大“糧改飼”補助力度,擴大試點范圍,以養定種、農牧結合,帶動種植結構優化,種養結合型調整。重點是糧飼兼顧,調減籽粒玉米、發展青貯玉米和苜蓿,以養定種,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罐”。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