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安徽省開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一年多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5年,全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9900萬畝,推廣配方肥130多萬噸(折純)、減少不合理施肥21萬噸,畝均節本增效74元。
——理清難點,統籌謀劃。安徽省是農業大省、用肥大省,化肥用量居全國第五,化肥減量壓力大、任務重。安徽省制定下發了《安徽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以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為重點,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進精準施肥,改進施肥方式推廣施肥新技術,實施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施用替代化肥的技術路徑,把化肥減量增效、提質增效落實到重點作物和重點環節上。
——打造亮點,創新機制。安徽省各級農業部門因地制宜推進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探索了不少成功經驗。開展“互聯網+”試點。明光市與安徽農業大學聯合開發了“測土配方施肥公共服務平臺”,與中化化肥聯手開展智能配肥係統,實現了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定制相融合、線上與線下相配合的一站式服務。推動配方肥到田。碭山縣農委與10家配方肥生產廠家簽訂“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合作協議”,肥料企業按照配方生產配方肥,然後按照預先協議好的區域銷售,以方便農民施用。大力發展有機肥。肥東縣開展種養結合,實現了化肥、農藥、種子使用量減少,產量、品質提升“三減兩升”的目標。
——找準發力點,持續推進。2016年,安徽省農委強化組織領導,狠抓措施落實。力推化肥減量提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9000萬畝次以上。強化農企對接,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肥料統配統施,提高配方肥覆蓋率和到田率。建立肥料使用情況固定調查點。力推有機肥增量提效。圍繞農牧結合、種養循環,鼓勵農民積造農家肥,施用商品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充分利用江淮丘陵冬閒田和南方茶果園土肥水光熱資源,推廣種植綠肥。力推耕地質量升級提效。組織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600萬畝以上。圍繞生態高標準農田建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質量等級。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