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在訥河市興旺鄉新江林場生態散養豬場,一群撒歡的生態散養豬奔跑活躍在樹林間。豬場老板邵慶偉介紹,通過發展養殖業,現在家里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這都是林下生態散養豬帶來的變化。
邵慶偉是訥河市興旺鄉新江林場的一位農民,以前家里經濟來源主要是靠種地,生活條件不好。2014年在鄉幹部的鼓勵下,開始專心發展林下生態散養豬。養殖業從來沒接觸過,沒有經驗技術,邵慶偉向當地畜牧管理部門去討教,技術難題解決了,經過幾番考察,邵慶偉引進200頭種豬,開始進行繁育、自繁自養,充分利用新江林場的林下空間,開始進行飼養東北民豬,在野生狀態下散養。
新江林場林下資源飼草非常豐富,豬在林下可以自由採食,林下有野生的雜草、菌類以及自然生長的野生藥材等,夏季喂點種植的籽粒莧、西瓜等蔬菜,冬季有窖儲的胡蘿卜用來補充營養,再喂點玉米和豆粕等輔助性的飼料,能保證豬在每個階段都不缺少豐富的蔬菜和營養。野外散養的方式,每頭豬飼料成本最少節約300元到500元,每頭豬的效益都在1800元至2000元左右。
野外散養豬肉質好,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對此,豬場還採取定向養殖,每年春季,豬3個多月齡的時候,外地客戶就來訂購了,之後飼養人員給每頭豬做好標記和成長記錄,這樣飼養至滿12個月時客戶再來領取這個豬。現在,訂購者已開始陸續把年豬取回進行屠宰。
如今,林下生態散養豬已經成為亮點產業,得到周邊職工及農戶認可。為帶領更多農戶致富,邵慶偉成立東北民豬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員已發展到20多戶。2016年,合作社設立電子銷售平臺,把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讓東北的特色野外散養豬肉走出去,走向更多百姓的餐桌。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