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農民增收保護傘
——河南農業保險的探索
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當前,絕大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以農業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當面臨自然災害或大病時,也加劇了他們致貧、返貧。此時,保險特別是農業保險顯得特別重要。
去年11月,中央通過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認為保險業要積極參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其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治理功能。河南省在脫貧攻堅關鍵期,及時向貧困農戶和產業扶貧項目提供農業貸款保證保險產品服務。
“農業+保險”——讓產糧區受益,惠及農業經營大戶,保障農業發展
在農業生產中,一些自然災害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隨著近幾年農業合作社的興起,一些種糧大戶流轉土地數百畝甚至上千畝,急需農業保險作保障。
為加快河南農業保險發展進程,去年5月,河南省內17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了河南第一家保險法人機構——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原農險)。作為政府主導成立的河南農民自己的保險公司,中原農險更多的是幫助農戶防范和化解農業生產風險。
“我們的投保范圍非常廣,涉及暴雨、內澇、風災、凍災、旱災、病蟲害等。”中原農險總經理姜華介紹,一旦受損後,保險理賠金額也較普通保險高。比如說,玉米每畝最高可獲賠700元,小麥每畝最高可獲賠800元。農戶只要符合參保條件,投保時政府將給予80%左右的補貼。
作為農業大省,今年河南農業保險在全省發展迅速,參保農戶越來越多。河南省農業保險機構也不斷創新模式,同時還印發了《河南省2016年農業保險工作方案》,取消了全省104個國家級產糧大縣縣一級對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補貼政策,進一步減輕產糧大縣的負擔,推動農業保險的發展。
在生產中,由于農業的不可控因素,農業收入比越高的群體,對于保險的需求越大。“中原農險的成立就是服務農業風險保障,服務‘三農’發展,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中原農險董事長畢治軍介紹,我們做好傳統的農業保險是本職工作,同時為不斷增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來解除農業經營大戶的後顧之憂。
目前,河南省共有中原農險等10家保險公司開辦有農業保險業務。華農保險河南分公司總經理吳艷龍說:“培育良種是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業升級的關鍵,但種業投入大,技術要求高,抗風險能力弱,因此針對育種企業,我們已開始在周口和洛陽開展小麥種業保險,填補了農業保險的一項空白。”
“融資+保險”——用保險撬動銀行資金,農業貸款保證保險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
今年3月22日,中原農險與蘭考縣政府舉行了“脫貧路上零風險”項目啟動儀式,由蘭考縣政府扶貧基金投入近1000萬元保費,中央、省、縣財政補貼260余萬元保費,為全縣23275戶貧困家庭及脫貧不穩定人群77447人提供農作物、農業設施、住房等“一攬子”保險服務。此外,中原農險為農業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等提供貸款總額2億元的農業貸款保證保險和企業財產險。
蘭考縣紅廟鎮萬家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懷朝介紹,“今年香菇行情比往年好,我們計劃建520座大棚,現在已新建了401座,多虧了政府和中原農險公司的幫助!”去年11月,一場多年不見的大雪,壓塌了他72座大棚,直接損失達四五十萬元,而那時大棚沒有參加任何農業保險。那場大雪讓郭懷朝栽了個大跟頭。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