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尹陳紹海本報記者張艷玲
連續低溫讓春茶減產10%,新茶價格比往年更“親民”,今年,遭到生產與市場兩頭擠壓的四川省旺蒼縣農民反而增收了!訣竅在哪兒?日前,記者探訪了旺蒼縣優勢茶葉主產區——米倉山,在濃烈的茶業現代化氣息中找到了答案。
出門求真經老茶村迎來新氣象
驅車沿盤山公路行至米倉山山腰處,遠遠就能看見成片翠綠的生態茶園,茶樹上雲霧繚繞,倣若仙境。“那是我們的噴灌係統在給茶樹澆水。”旺蒼縣木門茶業公司董事長譚波介紹,這套噴灌係統是黃粱高標準生態綠色有機茶種植生產基地的一部分,“水量、灌溉時間等都可以實現精準控制,極大提高播撒效率。就是靠這些現代化的生產方式,鄉親們才不用再看天吃飯。”
譚波是木門鎮黃粱村人,從承包村里的1.3公頃茶園起家,見證了家鄉茶葉從過去粗放式的靠天吃飯,到如今現代化生產管理的發展變化。
黃粱村地處米倉山深處,歷來都有種茶的傳統。但過去採用粗放型的生產方式,產出的茶葉規模小、抗災能力差、質量不好,銷量也不好。
“改變從2009年開始,災後重建中浙江援建我們,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還帶來了成熟的生產理念。”譚波說。由于勤動手、愛學習,幾年下來,譚波家的茶園不僅規模不斷擴大,他本人還取得了中級茶葉技師職稱,成了村民們的榜樣。
此後,譚波在黃粱老茶廠的基礎上建廠房、添設備,成立了茶業公司,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引進新品種,按照“配方施肥、綠色防控、修剪採摘、精深加工”進行標準化生產。如今,黃粱村里建起有機茶葉示范基地20公頃,周邊合同式綠色茶園基地1000多公頃,2000平方米有機茶葉加工廠不僅帶動木門全鎮茶產業發展,還輻射到化龍、農建等周邊鄉鎮。
資本聯合做大“米倉山茶”品牌
和以往春茶動輒上千元甚至幾千元的價格不同,今年米倉山春茶價格“親民”不少。該縣四川米倉山茶葉集團董事長何旭倫告訴記者,今年公司春茶銷路最好的扁茶只要200元到500元一斤。
“要是在以前,茶葉降價我肯定急得睡不著覺。”坐在自家房前,木門鎮黃粱村五組茶農何華儒今年卻很淡定,“現在咱們米倉山茶的牌子響了,單價低一點,但是銷量高,算總賬的話收入還是在漲。”
“旺蒼生態環境得天獨厚,茶葉品質很好。只是過去企業各自為政,沒能形成合力。”何旭倫說,近年來,旺蒼縣著力聚集茶葉產業優勢,引導旺蒼20余家企業資本聯合組建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由政府牽頭,打響“米倉山茶”品牌。
旺蒼縣高陽鎮虎埡村余剛的碧峰茶業公司也成了米倉山集團的一份子,虎埡村村民也沾了光。當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周邊4000多戶茶農聚到一起幹事業,解決了3萬余個勞動力就業崗位,年產值達3000萬元。
品牌打響後,和往年茶農帶著茶葉四處推銷不同,今年不少訂單都是主動找上門來的,“春節期間,成都一家茶業公司一口氣訂了6000斤,銷售額上百萬元。”余剛說,下一步,他還將利用優質生態發展旅遊、康養等產業,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每年採茶節,來村里旅遊的能有上萬人,當地很多村民就自發開起農家樂,不僅茶葉受歡迎,村民還能再賺一筆旅遊錢。”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