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叢見習記者趙宇恆孟德才
“今年是個豐收年!”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南王莊的一個瓜棚里,一位瓜農正樂呵呵地將自家大棚里的西瓜一一抱出,等著送上買瓜客戶的貨車。這是南王莊少數幾個還沒收完瓜的大棚,附近的幾個大棚里,瓜農已經開始清理瓜秧,為種蔬菜做準備了。
清苑以沙質土壤為主,受土壤條件的影響,這里種植西瓜的歷史由來已久。2014年,清苑區開始建設以南王莊為核心的萬畝瓜菜現代示范園區。目前,在推廣生態種植、探索新型種植模式等方面,園區已經開始逐步發揮效用。
用沒用有害農藥,蜜蜂說了算“南王莊不少大棚里都是蜜蜂授粉。”清苑區南王莊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郭永介紹,“人工授粉耗時耗力,現在我們都交給蜜蜂去辦。蜜蜂對有害藥物十分敏感,大棚里放個蜂房讓蜜蜂授粉,既省了人工、又杜絕了有害藥物的使用。”
除了蜂房建設外,大棚改造也是南王莊村主抓的一個工程。一位農民告訴記者,為了鼓勵農民將竹木大棚改為鋼架大棚、在棚內鋪設滴灌設施,去年由當地政府出資,對進行大棚改造的農戶每畝補貼3000元。
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則更為先進,為了保持棚內溫度恆定、避免因夏日棚內溫度過高影響秧苗生長,合作社特意引進了一套設備,通過風機和水簾對大棚進行降溫,而啟動棚內的自動噴灑係統等設備,都只需要輕輕按一下農民手中的遙控器。從治病到防病,專家請到地頭
“2014年的時候,有的棚里出現了黃葉病,幾近絕收,請來的專家看了看後說,太晚了,救不回來了。”郭永說。現在,南王莊村變“等專家來治病”為“請專家來防病”,並且細致劃分出了整地、苗期、花期等西瓜生長的各個階段。不同階段請不同的專家來講解,更權威、更有針對性。預防措施做到了位,南王莊今年沒再發生黃葉病。
在新品種的試驗種植上,來到田間地頭的專家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試驗大棚里,技術員官士義展示了“超越夢想”“香秀”“春姑娘”等懸秧種植的新品種。官士義告訴記者,採用懸秧種植的方法,最多可以一棵秧上結兩個瓜,通過提高栽植密度,產量可以達到地面種植的1.5倍以上,並且此種種植方法可以使西瓜因避免接觸土壤而吸收光照更加均勻,雖然個頭會比一般西瓜小點,但賣相上卻能增色不少,市場上賣價有時能達到8塊錢一斤。
目前,清苑區還在籌備與保定市科協、北京市大興區科協一道,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化專家工作站,指導當地農民開展無公害種植,全面建立完整的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係。
摸清行情再種植,市場信息很重要
清苑區的萬畝瓜菜現代示范園區以大棚種植為主,比起應季種植的西瓜,成熟時間要早些。據當地瓜農介紹,清苑的西瓜主要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期間上市,正是山東西瓜賣得差不多、山西西瓜又未成熟的時候。
“種瓜的時間得把準,山東的瓜賣完了,市場接不上茬了,我們這里的瓜農就能多賺點。”郭永說,“往年也有價格上不去的情況,別的地方的瓜還沒賣完,這邊的瓜就熟了,瓜農利益難免受損。”
“還是希望能通過比較權威的渠道來給我們提供一些市場信息。”旁邊一位瓜農插話,“至少告訴我們山東那邊哪幾天種上了。這樣我們也好安排種植時間,種瓜早種一天晚種一天差別都大著呢!”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