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海星 通訊員 錢良好
6月26日,天剛蒙蒙亮,郭金言就帶領工人在自己的生產基地忙活開了:將100只土雞趕進雞籠、200尾鯽魚裝進水箱、1000公斤葡萄分箱過磅……“客戶的車一會兒就到,我得提前做準備。創業剛開始,自己吃點苦、流點汗不算什麼,反而覺得很充實,有奔頭!”郭金言擦著額頭上的汗珠,滿臉笑容地說。
今年25歲的郭金言是安徽省廬江縣廬城鎮馬店村走出的大學生,2014年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當其他同學四處奔波忙著找工作時,郭金言卻回到了老家,辦起一家集休閒、觀光、旅遊度假于一體的農莊,並發展種養業,賺起“生態錢”。
“我是學農的,農村才是我創業的大舞臺。”郭金言坦言,“與其在城市過擁擠的生活,還不如利用所學知識回到家鄉幹點事情”。經過兩年多的創業,他的農莊生意紅火,300多畝土地種植了獼猴桃、葡萄、柚子等,還飼養了1萬只土雞、200頭豬、上千只鴨子和2萬尾魚。最近他正在忙著注冊一個農業綜合開發公司,打造廬江特色農產品集散基地。
近兩年來,廬江縣已有1000多名像郭金言一樣有扎根鄉村願望的大學生回鄉創業,譜寫了一段段“鳳還巢”的佳話。為吸引全國各地大學生前來創業就業,廬江縣千方百計“築巢引鳳”,出臺多項優惠政策,通過減免多項費用、提供補貼等措施,優化資金環境和政策環境,為大學生創業當好“娘家人”。
“大學生剛走出校門可謂‘一窮二白’,創業最缺少的就是資金、項目和技術的支持。”廬江縣人社局局長胡邦開介紹,縣里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政策咨詢、資金扶持、專家論證、跟蹤服務等“一條龍”就業創業服務。大學生創業符合政策的還可以享受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和30萬元初始創業引導資金。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一些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湯池鎮果樹村徐新海大學畢業後,帶著先進的食用菌種植技術回到山清水秀的老家創業,還手把手教村里的鄉親們學習新技術,帶領12戶農戶種菇,戶均年收入達5萬元。“家鄉環境好,生產出的香菇品質優,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徐新海話語中帶著自豪。
“別人搞種養,我搞銷售。”與別的大學生不同, 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的宋振,看重的是“互聯網+農產品”產業鏈,他2014年回到廬江建立“E廬江網”,自己當CEO,著力搶佔農村市場,以開放平臺為依托,集線上和線下于一體,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目前,全縣入駐“E廬江網”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開店經營的商戶已達40多家。今年1至6月份,網上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其中王巢蜂蜜、白雲春毫茶葉、巴根草土雞蛋等名牌農產品銷售火爆,線上銷售額均已突破100萬元。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