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萬壽菊盛開期。走進富民縣赤鷲鎮轄區,倣佛置身于“金色花海”,競相綻放的花朵,錯落有致,連綿起伏,這也預示著3800畝萬壽菊進入了收獲季。按計劃,今年該鎮萬壽菊種植面積將達5000畝,屆時,預計可增加農業產值1250萬元,人均增收1250元,萬壽菊真正成為赤鷲人民的致富之花。
萬壽菊,又叫臭洋菊,用途很多,除了可以提煉食用色素外,它的提取物在化妝品、醫藥上還有廣泛用途,部分產品供出口,平均畝產可達3噸,扣除成本還有3000元/畝的純利潤。而且容易栽、好管理、花期長,最少有三個月花期,摘了一茬它又會長出一茬。
為進一步調整高原農業產業結構,盡快使山區、半山區群眾脫貧致富,2015年,富民縣赤鷲鎮在繼續與雲南畦潤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土豆供銷合同的基礎上,又與雲南瑞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萬壽菊種植合作協議,引進萬壽菊種植,在轄區內的8個村委會栽種或試種了1138畝,同年10月,赤鷲鎮普黑泥村成立了富民銀盆種植合作社,專門從事萬壽菊收購工作,共完成收購成品鮮花780余噸,實現農業產值85.8萬元,取得了很好的收成和效益。
2016年,赤鷲鎮繼續與該公司合作,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擴大種植面積,10個村委會共種植萬壽菊3800余畝,預計產量1.2萬噸左右,毛利潤1200萬元左右,預計最少能為廣大群眾增加純收入800余萬元。並在赤鷲投資建廠,擬建立長期合作發展關係,規劃建設“赤鷲鎮5000畝萬壽菊產業基地”,通過建設赤鷲鎮5000畝萬壽菊鮮花種植基地和萬壽菊顆粒加工基地,逐步實現年產1.5萬噸萬壽菊鮮花、1000噸萬壽菊顆粒規模、帶動赤鷲鎮及周邊區域萬壽菊產業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