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菌子多的時候會採摘到四五百斤,直接供給菌類批發商,少的時候100多斤,就運到附近街上去賣。不管在哪個市場,都能賣到7塊多一市斤,比過去種糧增加了收入。” 王文德高興地說。
王文德是鳳慶縣洛黨鎮巴邊寨小組的村民,他們村是在雲鳳公路穿境而過的半山腰,周圍綠樹婆娑,生態條件好。可過去以種傳統作物為主,收入每畝不足2000元。2000年剛從學校畢業的王文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到昆明學種植雞油菌。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村的地最適宜雞油菌生長,回家開發市場願望迫切,通過分析市場需求,就下決心種植,王文德及時抓住當地的有利條件,在自家的土地里搭棚種植雞油菌,雞油菌長勢好,暢銷雲縣、鳳慶。
“我從2000年開始學種植雞油菌,隨著種植技術的逐年提高,到目前,我家種植的雞油菌超過10畝,而且很受當地消費者的歡迎。”王文德邊採摘雞油菌邊說,通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擴大了種植。他種植的雞油菌,不僅長勢好,銷路廣,產業調整後,地還是原來的地,可拓寬了致富路子。
“如今,我家種植雞油菌月均收入5000多元,年收入近60000元。”王文德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說,在供好娃娃上學的同時,將擴大種植零星發展的蘑菇、木耳等菌類,大力發展蜜蜂養殖,帶動更多群眾致富。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