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5月14日,四川新津臺創園邀請縣市場監管局等職能部門,組成服務小專班,深入園區翔生農場、緹娜莊園等項目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量身”幫助解決專利申請、產品銷售等瓶頸問題。
服務專班深入生產一線、加工現場,對作物栽培、工藝加工進行了調研指導,並圍繞如何搶抓機遇、創新思路、品牌共塑、市場共拓召開了座談會,開展政企合力助推產業迭代、產品提質“頭腦風暴”,最後達成四項共識。一是要向技術專利要價值。要立足翔生農場、蕃薯藤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深度挖掘“有機”“原生態”“觀光”“休閒”“體驗”等品牌價值,加快面包發酵技術、果醋制作工藝專利申報,有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二是要向市場空間要效益。要全方位升級產品策劃和包裝,堅持“互聯網+共享經濟”理念推進產業數字附能,採取“網絡直播”“網紅帶貨”等方式加快生產場景、銷售場景“線上”集聚,拓展市場空間,擴大銷售渠道,提升經濟效益。三是要向融合迭代要口碑。要秉持“百年老店”的初心,依托生態資源稟賦和精致休閒優勢,因地制宜植入一批功能復合、特色鮮明、現代時尚的新空間、新載體、新場景,以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的思路衍生培育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新產品新業態,加快產業迭代升級,促進資源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多元轉化“變現”。四是要向優惠政策要支持。要積極申報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應對疫情15條”“新鄉村產業10條”“文體旅產業10條”等產業政策,切實讓政策優勢“有感”變成企業發展“紅利”。(四川新津臺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