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五月的新津草長鶯飛、水秀山青,國家4A級景區斑竹林茂林修竹、鶴舞鷺鳴。5月23日,90余名來自兩岸的青年代表如約相會“成南新中心、創新公園城”,共同參加“與子同讀 談笑鴻儒”兩岸青年讀書會。
該讀書會由成都市臺聯、臺盟成都市支部、新津縣委統戰部主辦,新津縣臺僑聯承辦,四川新津臺創園、成都新津農業發展耕心促進會協辦。兩岸青年緊緊圍繞“讀雋永詩書、承天府文化、頌中華精神、展青年風採”活動主題,踴躍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閱讀體會、成長經歷和愛國志向。
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揚深情講述了自己結緣成都、愛上成都、創業成都、扎根成都的生動故事,指出成都這座包容開放的城市,讓臺灣同胞生活有“安逸”,工作很“巴適”。
成都市臺聯理事、臺盟盟員陳了結合自己的體會,指出讀書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自我認知、自我忘記、自我塑造的過程,通過讀書,讓自己了解世界,更讓自己的靈魂與身體和諧相處。
成都翔生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姚智韋從美食的角度,分享自己如何“十年如一日”,把書中美食知識“謄寫”到翔生有機農場這片“紙張”上,讓與會青年現場感受到“知識可餐”的誘人魅力。
四川物聯海天科技有限公司吳小玉結合自己打造“小島書友會”的經歷,分享了自己讀書從功利到與自己對話的心路歷程,傳遞讀書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啟發、滋養浩然正氣的心靈蝶變。
臺盟盟員甘子垣從叔本華對讀書的理解為切入口,分享讀書要有自己的思考,不獨立思考,就會成為他人的影子,要在思考中,多讀書,讀好書,不盲從。
四點零(成都)教育有限公司曾靜怡結合近三十年的職業經驗,感悟讀書並不遙遠,通過在工作中讀書,讀書中工作,榮幸能夠參與到互聯網爆發時代,與眾多教育界的同仁們實現線上線下轉型,做到了時時奮鬥,事事從容。
臺盟盟員唐夢秋通過自己對《天空的另一半》的獨特理解,提示在座的每一位青年要關注身邊、關注社會、關注國家、關注民族,化絕望為希望,以奮鬥搏未來。
華燦工場合夥人兼總經理李偉國作為一名臺灣青年到成都發展的典型代表,分享了《鐵血儒將鄭洞國圖傳》讀後感,指出分享它不僅是一本書,更是從歷史追溯兩岸一家親、同屬一家人同根同祖的文化根脈。
富邦華一銀行李長緯感慨自己通過閱讀發現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只有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終身學習,終身讀書。以書為媒,觸景生情,一份份深情的分享、一句句貼心的話語、一個個美好的憧憬,有效凝聚兩岸一家親的情感共識,讓兩岸青年的心靈碰撞在一起、情感凝結在一起、力量聚合在一起,持久而堅固。
讀書會還舉行了“同心書屋”授牌和書籍捐贈儀式,寄寓兩岸青年通過同讀一本書、共交一群友、選擇一份業、愛上一座城、滿圓一生夢。同時,兩岸青年參觀了天府農博創新中心,並在川臺合作示范基地蕃薯藤TINA莊園舉行了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晚會,通過耳熟能詳的旋律和滿富深情的歌聲,兩岸青年暢敘友誼、謳歌時代、祝福祖國,歌聲、笑聲、歡呼聲匯聚成“兩岸一家親”的生動畫卷,久久飄蕩在美麗的羊馬河畔。(新津臺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