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蘆葦談“白鹿原”被斃劇本:編劇和導演是永恆矛盾

時間:2014年03月19日 14:52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就在宋丹丹與編劇之間因“演員能否改劇本臺詞”論戰正酣時,著名編劇蘆葦近日自曝也有過類似經歷。日前,他將被王全安徹底“槍斃”的《白鹿原》電影劇本,首次發表在他的新書《白鹿原:蘆葦電影劇本》中。他說,“我死了以後,這個電影劇本要能投拍並公映,請把海報在我的骨灰盒前面燒一張。”

  蘆葦說“當時陳忠實只說不懂電影,(改編)全交給我了。”《白鹿原》的小說四十多萬字,蘆葦的電影劇本最終定稿六萬多字。可惜這部歷時五年,七易其稿的作品,最後還是沒被搬上大銀幕。

  對王全安最後呈現的《白鹿原》,蘆葦直言“不及格”。蘆葦感嘆,中國的編劇和導演之間溝通不夠。“國產電影質量不高,跟中國人不善于合作大有關係,交流環節掉了鏈子。”蘆葦說,“我寫劇本的時候,完全是獨立寫完的,但應該起碼要有溝通。當初《霸王別姬》合作得就很順暢,但《白鹿原》是各自為戰,老死不相往來。”

  蘆葦好友,同時也是電視劇版《白鹿原》的編劇張光榮說,王全安電影《白鹿原》和蘆葦的劇本有巨大差距。電影人物關係所呈現的史詩格局小了,表現出來的是田小娥和幾個男人的情欲關係,而蘆葦劇本中表達出來的,是兩代人的矛盾帶來的個人生命中撕心裂肺的劇痛。

  “中國這個民族是個缺乏合作精神的民族,編劇老和導演搞不到一塊。這種編劇和導演的矛盾是永恆的矛盾,就在國外也是一樣,只是沒有中國嚴重而已。”蘆葦隨後也解釋道,“我覺得編劇這個職業雖然是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甚至是一個被忽略的職業。但是反過來說,編劇也不可以自戀,編劇過分自戀,過分自我,過分沉迷自己的天地之中也不好。”

  面對爭議,曾經有過相似經歷的蘆葦並不偏袒編劇一方。“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具體討論,比如說哪部戲編劇高于導演,比如說哪部戲導演高于編劇,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泛泛而談我們永遠談不清楚。”蘆葦說,“我倒是希望,我們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尋找自己的缺點,這大概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陳夢溪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