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住房信息聯網樓市能否“陽光”?

2014-03-31 13:26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部分大中城市出現了豪宅、別墅等二手房“拋售”的現象,一些高端項目動輒降價幾百萬元以吸引買主。與此同時,近日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在國家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二者很容易被聯係在一起。

  那麼,住房信息聯網會不會引發“拋房潮”?樓市能否“陽光”?

  倒逼官員“拋房”?

  北京北五環外一家地產中介近期挂出“家庭內部過戶免費咨詢”字樣的條幅。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對投機炒房者和某些官員的“暗示”,如果未來徵收房產稅,或者反腐力度加大,將房產順利過戶到親戚名下即可“逃過一劫”。海淀區萬壽寺路一家中介機構的業務經理透露,“不少交易確實有官員拋房的嫌疑,他們通常要求全款交易,一次結清。有一棟別墅挂出來的價格是3800萬元,最近賣主降了200萬元,已經有人看上了”。

  “可以分析出來,當前出現的‘拋房’情況與不動產登記和住房信息聯網的推進以及反腐力度加大有一定關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住房信息聯網一方面是城鎮化、現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讓反腐線索“浮出水面”。屆時,名下的房產不能像現金一樣可以藏匿,讓一些官員不得不急于拋售。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進一步加強反腐鬥爭力度,反腐也開始進入深水區。據媒體報道,當前廣東省正在逐步推進官員財產公開試點,部分地方已將官員申報對象從處級擴至科級;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處級以上的官員也正在登記房產,包括住房面積、戶型、位置等細節。制度“籬笆”的扎緊,讓一些擁有多套房產的官員加快了處理“灰色房產”的步伐。

  一些官員“拋房”也將有利于增加市場的供應。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表示,反腐也是一種調控。

  聯網進展並不順利

  根據近期下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3月26日召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用4年左右時間,運行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以及依法查詢,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體係。

  記者調查了解到,國務院曾要求在2015年以前,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原則上要實現聯網,但在全國很多地方,住房信息聯網進展得並不順利。一些地方從2013年開始,嚴禁以姓名為條件進行房屋信息查詢,社會公眾“以人查房”的反腐監督作用受到限制。

  隨著國家反腐力度不斷加強,一些官員拋售房產的情況在短期內或將持續增加。竹立家說,在出現官員急售房產現象的時候,“向境外轉移資產”的相關監測也應該進一步加強。(據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