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感知甘肅全國網絡媒體記者團”走進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基地。圖為記者參觀酒泉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100MW非\微晶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中國臺灣網記者 董憲超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7日酒泉消息 “感知甘肅全國網絡媒體團”26日在酒泉進行採訪,深入了解酒泉市情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酒泉不僅是現代航天科技的搖籃、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同時也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首個千萬級風力發電基地和首個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建設。
酒泉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太陽能資源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在3000小時以上,日照百分率為75%,僅次于西藏地區,新能源的開發潛力巨大。
媒體團的記者走進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基地------酒泉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考察該公司100MW非\微晶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項目。該公司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基地項目是甘肅酒泉風光電裝備制造產業園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截至8月底,酒泉已初步形成敦煌七里鎮、金塔紅柳洼以及肅州東洞灘等3個百萬千瓦級光電產業園區。搶抓風光電產業快速發展機遇,規劃建設"甘肅酒泉風光電裝備制造產業園",重點布局建設風力發電機組裝,風力發電機葉片制造、風力發電機塔架塔筒制造,鍛鑄件及法蘭制造、電器及控制設備制造、研發及高科技服務等六大類項目。
光照充足不僅助力發展強大的第二產業,同時也為農業發展帶來契機。酒泉光、熱、土資源豐富,是傳統的灌溉農業區,已培育形成棉花、制種、草畜乳、蔬菜、葡萄、啤酒原料等6大農業特色產業,是全國重要的良種繁育基地。以日光溫室、大棚蔬菜、高效制種為主的萬元田面積達到9萬畝;制種面積達到30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玉米、花卉、蔬菜、瓜果對外制種基地。
記者走進酒泉肅州區總寨鎮沙河千畝非耕地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科技示范園,深入大棚,品嘗無土栽培技術培育的黃瓜和西紅柿,所有在場的記者無不為黃瓜的青脆水潤,西紅柿的香甜濃鬱而讚不絕口.
據了解,示范園規劃佔地3000畝,自2009年伊始,已累計投資2600多萬元。園區不斷創新現代農業經營規模,申報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集成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等11項先進實用技術,棚均用水量僅為大田用水量的1/4,每座溫室年平均收入達3萬元以上。 (中國臺灣網記者 董憲超)
10月26日,感知甘肅全國網絡媒體記者團走進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基地。圖為工人正在為太陽能電池板鋪設微晶薄膜。 (中國臺灣網記 董憲超 攝)
[ 責任編輯:董憲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