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珍:
感謝主席的介紹,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討論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印的經濟合作,在過去幾年當中對于中國、印度的關係有很多的討論,比如經常說這個世紀是中國和印度的世紀,中印之間有很多的競爭,表明中國商界已經對于印中之間的經濟發展越來越關注,而且也推動了中印的經濟發展,而且也提供了更多的商機。大家看到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總共有23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40%。可以說中印之間也有很多的區別,中國開放要比印度早,在過去25年當中中國取得很多的進展,比如說GDP增長達到了9.6%,成為世界經濟的強國。從1982年的一千多億GDP總量上漲到一萬多億,它的貿易量已經達到1.4萬億,在FDI當時剛開放的時候幾乎是沒有的。但是現在卻已經超越了五千多億美元,印度改革開放的年份是15年,它的GDP是年均6%的速度增長,去年大概是8%,未來繼續增長大概是10% 。
印度的GDP也發展很快,這個財年達到7750億美元,正出剛才所說的,它的進出口是2200億美元,這都有力推動了中印之間的合作,中印合作受益很多。兩國都有各自的優勢,中國開放要比印度要早,相對來說中國的市場將會進一步成熟,特別是在01年之後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有三千多個法規被修改或者被廢除。我們對于企業的監管和企業的環境進行不斷改善,中國的關稅已經從35%降到9.9%。商業環境也在不斷改善,而且將會吸引更多的外資或投資。美國商會做了一個調查,80%的外國投資特別是美國的投資是盈利的,40%的盈余相當高。同時看到中國的經濟基礎設施也比十六十八年前好很多,98年之前高速公路很少,現在整個高速公路已經超過四千多公里。電信上過去在88年我們是非常落後的,現在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電訊和電話的設施,甚至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打國際長途。
時間有限,我就不在這里詳細描述進展,而且中國的勞動力資源也很豐富,我們有13億人民,中國人非常聰明,學東西很快,而且非常勤勞,中國優勢很多。作為印度我也聽到剛才幾個同志提到他們的金融體係更加成熟,比如說在孟買有歷時一百年的證券交易所,而且印度還有很豐富的人力資源,電腦的知識很好,而且他們說英語,與國際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也非常豐富。我認為兩個國家各自有優勢,但是我們確實也有一些障礙妨礙了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兩國之間的邊界問題,兩國政府都在進行討論,而且討論也在順利進行。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加以解決,這樣能夠為中印兩國的商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第二是缺乏了解,應該說在現在兩國的交流還不多,去年有35萬印度人到中國來,而去印度的中國人只有5萬人。中印兩國應該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中國對于印度的市場反應比較慢,我們也有一些投資,但是投資規模不大,只是幾家公司投資,而且投資數目有限。中國現在的投資大概是剛剛超過四千萬美元,而印度在中國的投資超過一億美元。事實上兩國之間還有很多的潛力,談到貿易商品的多樣化,過去多年來貿易的發展從20%到70%,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貿易多樣化的問題,因為很多的貿易增長都是來自于原材料從印度出口到中國,在未來是不能持續長久的,我們必須要找到更多的合作領域。如何在未來進一步發展?首先要進一步改善之間的合作,找出更多的合作領域,而且加大投資,同時發展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合作。
謝謝。
(來源:騰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