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精彩回顧 | 臺灣企業  | 專家專訪 |  亞洲經濟新機會 | 區域經濟一體化
  2006博鰲亞洲論壇于近日落下帷幕,此次論壇以“亞洲尋求共贏:亞洲尋找新機會”為主題。在歷時3天的會議期間,來自世界和亞洲各地39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名政商學界人士分別圍繞能源、金融、IT、亞洲企業的競爭力等問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論壇有臺灣地區200多家企業參加,堪稱歷年來參與人數最多、企業領域最廣泛、人員層次最高的一次。論壇還第一次嘗試發起“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海峽兩岸企業家座談會”,充分說明了加強海峽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在亞洲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視頻:創新和IT產業革命論壇
視頻:WTO後中國汽車工業
視頻:國企如何走上創新成長之路論壇
張曦軻:下一代數字內容和服務的新機遇
李彥宏:互聯網的未來在手機上
分會10:互聯網在中國的未來 [實錄]
[圖]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烏魯塞馬爾
[圖]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
分會9:亞洲企業的競爭力實 [實錄]
[圖]國資委副主任王瑞祥接受採訪
[圖]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
分會8:國企如何走上創新成長之路 [實錄]
哈繼銘:買房不如租房強
潘石屹:和諧社會靠商業的法則還不夠
分會7:住房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 [實錄]
馬雪徵:三大因素保證IT企業的創新
泰斯庫:通信服務的高速依賴于創新
分會6: 創新和IT產業下一次革命 [實錄]
中國與印度能源合作成為關注焦點
王錦珍:中印需找到更多的合作領域
分會5:印度和中國-合作的力量 [實錄]
高油價是挑戰也是機遇 將推動發展替代能源
中外能源界人士:高油價並非單純市場因素造成
分會4:國際能源市場走勢 [實錄]
鄭海泉:應允許銀行進入其它金融服務領域
偉凱文:重新注資對銀行業改革至關重要
分會3: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和開放進程 [實錄]
[圖]新西蘭國務部長吉姆?薩頓
[圖]多哈回合論壇現場
〔圖〕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馮慧蘭
程美瑋:中國汽車工業的機遇與挑戰
服部悅雄:汽車市場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分會1:加入WTO後的中國汽車工業研討會 [實錄]
  曾慶紅在博鰲會見蕭萬長
曾慶紅會見蕭萬長 指出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博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組織,目前已成為亞洲以及其他大洲有關國家政府、工商界和學術界領袖就亞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務進行對話的高層次平臺。博鰲亞洲論壇致力于通過區域經濟的進一步整合,推進亞洲國家實現發展...

更多>>

  臺灣十大企業家出席論壇
臺灣大企業將參加亞洲博鰲論壇 陣容“豪華”
  臺灣大企業將參加亞洲博鰲論壇 陣容“豪華”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消息 繼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後,“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率領的臺灣十多家大企業代表團,將出席21日舉行的亞洲博鰲論壇...

更多>>

  專家專訪
  吳敬璉:兩岸聯合構造最強經濟體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電 (記者 劉舒淩)十四日舉行的兩岸經貿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專題報告中講述“十一五”...

更多>>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