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精彩回顧 | 臺灣企業  | 專家專訪 |  亞洲經濟新機會 | 區域經濟一體化
 
 
鄭海泉:應允許銀行進入其它金融服務領域
 
 
  來源:      日期:2006-04-25 18:23

 

  鄭海泉:

  剛才發言人已經把我要講的都已經談到了,我想談的是我們作為一個商業銀行和國內銀行的合作經驗,我們向國內兩家銀行進行了投資,其中一家是上海的交通銀行。我們的心得就是我們的合作經驗,我不能跟大家分享太多的商業機密。我首先做出一些回應,我同意蔣副主席的說法,繼續進行銀行業的改革。過去幾個月當中我也聽到一些說法,懷疑引進戰略投資者是不是正確的做法。外國投資者不斷產生盈利,有人認為這是不對的。實際上,最終會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對于國內的金融機構和國外的金融機構實現共同的目標,我們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我們選擇他們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和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比如同樣的管理理念、同樣的目標,對于我們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合作的時候,我們的想法是要合作,而不只是單純為了賺錢。而且我們的目標還有改善公司治理,加強管理,進行訓練,向客戶提供更滿意的服務。我們要確保有這樣的合作夥伴關係,是陳人都可以看到驕傲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的股東,我們的員工和我們的客戶政府都滿意,這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對于外國的戰略投資者有所質疑,事實上我看到在這方面取得很多進展,而且進展是非常明顯的。當然對于兩方來說有文化上的問題、結構上的問題,成功的處方就是不斷推進對話,在高級管理層進行對話。我們談到戰略,也盡我們所能發揮我們的幫助作用,我們也希望以我們的綿薄之力使中國的金融機構推進自己銀行業的改革。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銀行企業?在我看來,中國的銀行收入主要來源就是來自于利率,除非銀行能夠有多樣化的收入來源,他們才能夠降低風險,不管是從經濟的循環周期來說,還是從產業的結構改變來說,都必須實現這點才能降低風險。事實上如果單純的依賴一種收入來源的話是非常脆弱的。我們需要仔細考慮,是不是應該允許銀行進入其它金融服務領域,使得自己的風險能夠加以分散,特別是在利率的風險方面。中國利率放開的過程是很受人歡迎的,這個過程當中也有很多的壓力,如果銀行只單純依賴于利率收入的話,會有很多的壓力。事實上我在匯豐銀行曾經有這個壓力,當時香港的滯脹非常嚴重,給銀行的收益空間不斷見效,我們受大很多的壓力。 在香港我們在利率方面有很大的衡量或者採取做法的權利,但是在中國可能不一樣。我們在這方面應該加以考慮,使得商業銀行的結構更加合理。

  我們和交通銀行合作的一些經驗,關鍵之一,高級的管理層對于公司的理念要達成共識,對于如何管理公司還有價值理念都應該有一個共識,這也是夥伴關係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你要對你的同事非常信任,對風險管理進行很好的對話。最重要的是高級管理層要尊重他們的核心理念,尊重公司的透明度原則,必須要尊重這些原則。

  謝謝大家! 

(來源:騰訊財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