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凱文:
我非常高興能夠在博鰲論壇再次發表演講。這次的形式有一些不一樣,有來自銀監會的副主席,剛才聽到蔣先生非常有意思的演講,這些演講都讓我們了解了中國銀監會做的一些工作,讓我們有了一個基礎印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今天講一下中國銀行的重要性,並且在發展的過程領域當中出現的問題,其中涉及一個重點的領域取得的表現和外國銀行進行競爭的時候,中國銀行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一開始的時候我想提醒各位一下,演講的背景,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中國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重要性在于銀行對于中國的金融業來說處于支配性的主導作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
對于中國的銀行業進行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來說,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能夠有可持續平衡的發展,使得我們的居民在儲蓄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關鍵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礎性的工作,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首先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現在中國的銀行業正在迅速發展。以前處于壟斷的局面,我們看到四大國有銀行,這四大銀行都是非常龐大的金融集團,員工數量巨大,總數大概是亞洲所有上市公司員工的總數,大概是50萬。
第二個原因,對于中國銀行業的改革不能夠和中國整體的改革向脫離,改革是否成功決定著中國廣泛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改革是否能夠成功,而且和其它方面的改革是否成功密切相連。在這個領域有兩個重點的領域,一個是關于個別的銀行,一個是關于整個的係統。對于個別銀行來說有三點,一個是對他們的帳戶進行重新注資,一個是公司治理的改革,第三個提高競爭力以及盈利能力。重新注資對于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這樣的重新注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使得大銀行能夠繼續發展,脫掉歷史的負擔。與此同時,在管理這些銀行的時候也應該注重在未來提升銀行自主負責的能力,在決定當中犯了錯誤的時候,應該有能力解決這些錯誤,獨立承擔這些錯誤。在未來如果進行改革的話,我們要看一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並且應該怎麼樣實施這些措施,特別是在非常復雜多變的世界當中。第三點,能夠提升銀行的競爭力,並且能夠讓它們越來越多的盈利。
從中國的歷史來看,這些主要大的銀行靠利息收入,他們的收入主要由利息產生。其它傭金可能在中國的銀行收益當中佔很小的一部分,2003年只有不到8%,92%都是從利息的獲得的。我們現在有充分的理由看到中國正在進行城鎮化,我們也看到中國人民的收入正在不斷增長,這些都是強勁刺激了內需,使得銀行提供更多的產品。比如給家庭的汽車信貸,信用卡業務,還有保險業務,能夠產生出更多的理財產品。所以銀行面臨著非常好的機會提升他們在未來的盈利能力。當然還需要提高他們管理的能力,並且在公司文化方面採取一些措施。
對于個別銀行來說,實現這些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改變整個係統,需要做出的改變是很長的。我只列出幾點,第一在利息方面進行進一步放權,給銀行業提供更多可信的信息,與此相輔相成在銀行資本市場的改革促進更多的公平競爭。如果表現不好的銀行也存在的話,那麼突出不了表現出好的銀行,我們要不斷把競爭引入到中國的銀行業和金融業,並且在這個領域的改革以及開放應該是在一些領域進行改革,一些領域進行開放,一些領域進行競爭,把競爭擴大到其它領域。
在這些轉變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中國銀行業持續引入外國銀行的競爭,蔣副主席的講話當中也提到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的重要性。外國競爭對于任何一個國內的銀行業改革和發展來說都是外部的重要因素,在韓國的銀行業從98年開始有一些巨大的變化,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都意識到這個重要的作用,而且他們現在在不斷引進外資銀行的競爭來促進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已經提出時間表,而且用時間表進一步改變。99年中國加入世貿之後提出這個時間表,國內銀行業要向外資銀行在五年內完全開放,現在我們可以說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中國的一些監管機構和國家的商業銀行也在不斷引進戰略投資者,現在不僅僅是關于資本的問題,關于技術轉讓的問題正如蔣副主席剛才提到過的,加強中國銀行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我們的這些努力有多麼成功,如何實現成功。
我給大家展示了一下在中國銀行的外國投資,外國投資都是比較小的,在西方的股東希望他們能夠控股,但是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只是投資于中國銀行的少量股份持有。盡管西方的投資只有很小一部分,如果他們不和本土的銀行進行合作的話,他們無法取得作為。這在整個世界上都是這樣的情況,銀行業出現國家化的傾向,比如在澳大利亞就是同樣的。20年前向外資銀行也就是八幾年向外資進行開放,由澳大利亞銀行控制80%零售的業務,現在對于外資銀行來說他們也知道在中國的銀行業現在所扮演的不是那麼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外資銀行不斷進入中國銀行業,並且在中國銀行當中已經佔有了少量的股份,他們的理念也在不斷融入中國銀行業當中。正像剛才蔣先生談到的一樣,資本市場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建設銀行在去年秋天的成功上市,還有中行和工行的即將上市,也會將商業運作的規律引進到這些銀行的運營過程當中。
亞洲銀行業的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中國的銀行不僅對整個亞洲銀行非常重要,而且對中國人本身來說這些銀行也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看看現在中國的銀行改革取得什麼樣的成果,我想特別談到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到中國的借貸增長、信貸定價,還有地區模式發生的變化,這是在06年3月提出的報告。基于研究的基礎上,信貸的區別還有信貸風險的管理已經在中國得以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論是非常客觀的,他們得出的結論也是正確的。但是盡管中國已經取得這樣的成果,我們可以看到對于信貸風險的定價現在還沒有採取區分的做法,而且在工作文件當中,國際貨幣基因組織提出整個銀行業改革全面的效果要在幾年之後才能明顯表現出來。正如我剛才所說的,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中國銀行業要完全改變它的經營機制和職能。中國機構和有關部門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提高銀行的競爭力,應該說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改革,引進根本的改變。
作為曾經在政府從事過工作的人,我想政府和業界的人士採取的措施可能會稍有不同,我關注如何在引進外資銀行方面,中國政府應該做得更多,應該以更快的速度引入外資銀行的競爭。並不是我認為引進了外國競爭就能夠很好地改變和提高一些中國銀行業的數據,而是這種競爭能夠進一步改變中國銀行經營的體制。引進競爭的速度越快,可能競爭的結果越好。應該提高對外資所有的最低限制水平,而且應該進一步加快步驟引進外國的競爭。銀行業的改革開放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是對于銀行本身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對于中國的市場體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雖然取得非常好的進展,但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呼吁讓更多的外資銀行加入到這個過程當中,我和郭董事長和蔣副主席都說到的,在這個過程當中銀監會和有關的中國商業銀行都在改革開放過程當中做出很多重大的工作和貢獻。
謝謝。
(來源:騰訊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