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精彩回顧 | 臺灣企業  | 專家專訪 |  亞洲經濟新機會 | 區域經濟一體化
 
 
程美瑋:中國汽車工業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      日期:2006-04-25 18:28

 

    程美瑋:感謝墨斐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我想感謝組織方邀請我參加這麼重要的會議。最重要的是感謝大家在星期五的晚上參加我們的討論。 

  首先回顧一下我們在中國對于汽車工業和汽車市場來說有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符合大家的期望,而且GDP的增長在05年達到9.9%,06年預計是9%,可能未來五年能保持7.5%。談到FDI也就是外國直接投資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市場,世界五百強的公司都在中國投資,有很大一筆資金都已經在過去幾年當中投入中國市場。在汽車的購買力方面非常強勁,中國在這個方面已經增長很多,也就是說為什麼中國的汽車工業增長如此之快。

  中國在05年的外匯儲備,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大國。在中國的經濟展望來看一下,如果看GDP的增長在06年及06年以後,經濟增長會從投資和出口轉移到國內的消費,這使得中國會有更加持續的增長。政府的投資政策也是非常穩定的,人民幣的升值和匯率的靈活度使得我們會有一個更加強勁的宏觀經濟。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一個非常強勁的消費者經濟,主要是因為高額的儲蓄率還有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長以及較低的消費者的債務和信貸不斷增長。很多公司提供信貸服務,所以融資的服務業會不斷增長,政府的政策也在不斷完善福利政策,這也會使得中國人將儲蓄的錢用來消費。

  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工業有強勁的增長潛力,中國汽車產業在01年、02年開始起步,我們認為這種發展會不斷增長。正如剛才甘文維先生提到的,中國和其它市場,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每一千個駕齡的人口當中,汽車數是20輛,這和很多國家相比還是很少的。我們看到泰國、巴西、日本和美國的數據,中國在2015年會達到每千人79輛汽車。我們可以預計大概到2015年汽車的擁有量是1100萬輛,有人說是1400萬輛,不管怎麼說中國將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現在每年美國的消費量是1700萬輛。在汽車工業當中主要的增長部分應該說是中小型汽車、中小型乘用車會快速增長,比如QQ這樣的車,我們分成ABC三個層次,中小型的乘用車會高速增長,如果看看產品數量,汽車銷量增長主要是在這些部分。很多購買者會買價格比較經濟的汽車,而且也會選用比較節能的汽車。

  對于中國的汽車工業來說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剛才一些發言人也提到,能源的問題,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能源消費很大。如果經濟持續以7%的速度增長的話,對于能源的要求很大,而且隨著車輛的使用越來越多,對于環境帶來很多的影響,比如說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很多大城市污染很嚴重,以及在中國大城市發生的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問題。實際上每年因為車禍而喪命的人也很多。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生產的能力和需求的關係,中國市場很大,很多制造商都在投資,他們下了很大的賭注,所以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產能,作為生產商來說希望需求不斷增長,但是在汽車工業在其它的市場,汽車工業是循環性的。我們未來會看到汽車需求量的下降帶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消極影響,基于這個我們也需要政府幫助這個行業進行整合。現在在中國有120家汽車制造商,政府也應該幫助這些制造商進行整合,達成規模經濟,提高競爭力。

  市場上有很多的競爭者,這些廠商都在不斷引進新的技術而且推出新的產品,這樣才能夠不斷佔據市場的份額,這也是未來我們面臨的挑戰。在我們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的時候,在市場的需求、環保各個需求之間達成平衡的做法就是達成合作,讓消費者選擇最好的產品,不管是在設計、節能各方面都能夠選擇最佳的產品。作為汽車產業來說,應該不斷整合創新,使之能夠維持自己的競爭力。對于政府來說,要有自己的優惠政策,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使它們不斷開發產品。不管是燃料產品,還是新的產品,政府需要發揮這樣的作用。作為整個市場來說還需要不斷加強基礎建設,這樣才能使得全社會都受益。

  整個宏觀經濟的各個因素還是會帶來整個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而且中國的消費者也能夠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因為這能夠體現出他們的地位。現在盡管有這樣良好的條件,我們也有很多的挑戰,我相信只要在政府、汽車制造商之間進行很好的合作,我們能夠實現非常實際的解決方案來促進我們的整個汽車工業發展。

  謝謝! 

(來源:騰訊財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