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精彩回顧 | 臺灣企業  | 專家專訪 |  亞洲經濟新機會 | 區域經濟一體化
 
 
博鰲亞洲論壇報告顯示亞洲貿易投資均顯著增長
 
 
  來源:      日期:2006-04-26 15:51

 

     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會即將召開前夕,博鰲亞洲論壇將在此間發布《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度報告》。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去年發布了第一份博鰲亞洲論壇年度報告,此後,博鰲亞洲論壇承諾:每年都將出版高質量的亞洲地區經濟運行監測報告。在博鰲亞洲論壇慶祝其成立五周年之際,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度報告問世。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院長姚申洪說:這個報告是博鰲亞洲論壇和世界銀行通力合作的成果。

     據介紹,《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度報告》共分為三個部分:貿易和經濟發展新趨勢、服務貿易和投資。

     經濟持續保持增長

     報告指出,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經濟的貿易量和產出均飛速發展,增長速度遠在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之上。中國的高速經濟發展在亞洲新興市場地區尤為突出,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重要貿易國。

     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在2005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其增速預計與2004年的7.2%持平,主要得益于中國和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的良好發展。該地區在2005年的良好經濟增長主要應歸功于當年出口增長的提速,尤其是電子產品的出口。

     亞洲新興市場地區在2005年的發展也受到了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國際油價和國際利率水平的上升以及紡織品貿易配額制的取消。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經常項目的順差從2004年的1850億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預計2450億美元,主要由于中國同期經常項目超過一倍的增長。該地區外匯儲備在2005年也繼續增加,但是較前幾年增速明顯放緩。

     服務業佔貿易重要地位

     報告認為,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服務業已在國內生產和外部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在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已經穩步提升到現在50-70%的水平。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服務業在GDP的比重也已經提升至40-50%的水平。

     在1995年至2004年間,該地區商業服務貿易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9%。服務貿易發展速度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地區,其增速也遠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的服務業發展也更多的傾向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目前旅遊和交通服務在亞洲服務業中所佔比重較大,同時後臺處理和呼叫中心等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服務領域也正在迅速發展壯大。

     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區域

     報告在分析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的資本流入狀況後提出,在20世紀90年代末經濟危機的沉寂過後,自2003年初,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經歷了私人資本流入(債權和股權)的激增,在2004年增加了近一倍而創下了1030億美元的新紀錄。2002年到2004年,亞洲新興市場地區在私人資本凈流入方面佔了全球發展中國家的1/3多。自2000年,私人資本流入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翻了一番。

     亞洲新興市場地區之所以能吸引外國資金,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經濟狀況在近幾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宏觀經濟的穩定、某些國家匯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對外資股權限制的放寬都讓國際投資者重拾信心,因此許多投資者都開始將資金重新投回到亞洲新興市場地區。

     自2005年下半年,有跡象顯示資本流入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特別是中國有下降的趨勢。然而,自2006年初,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的資本流入再度激增。目前亞洲新興市場地區已經取代拉美成為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區域,亞洲新興市場地區的一些經濟規模較小和收入較低的國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也表現不俗。外商直接投資在越南GDP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中國在內的該地區大部分國家。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泰國所吸引到的外商直接投資相對其經濟規模而言也很多。

     在作了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研究後,報告作出了前景展望:

     盡管近年來在貿易和產出方面都發展迅速,亞洲新興市場地區依舊面臨著許多嚴重的風險。其中較為嚴重的是全球宏觀經濟的不平衡。

     亞洲新興市場地區也面臨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

     該地區的服務業開放也有待加速。多哈回合談判所確定的多邊貿易自由化是相當重要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服務業自由化所得到的好處是由單邊貿易自由化帶來的,而並不需要世界其他地區同時進行服務業自由化改革。這表明多哈回合之外的單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加速服務業自由化改革至關重要。亞洲新興市場地區完全可向其他已經成功實施服務業自由化改革的國家學習經驗。 
 

(來源:海南日報)
 

編輯:越翎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