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況
上周,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處于連續的小幅波動之中。
7月29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1.81元/公斤,比7月22日的1.93元/公斤下降6.22%;比去年同期的2.44元/公斤下降25.82%。周環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8.57%,上周同比降幅明顯放大,擴大到25.82%。
上周內的最高價1.85元/公斤(7月26日),比上上周的1.93元/公斤下降4.15%;上周內的最低價1.76元/公斤(7月28日),比上上周的1.68元/公斤上漲4.76%。上周的最高價出現在周中期,最低價出現在周期,表明上周的菜價走勢呈現出小幅波動的態勢。
上上周,最高價比最低價高出14.88%,上周的最高價比最低價高出的幅度為5.11%,價格波動的幅度比上上周明顯收窄。收窄的主要原因是上周的最高價下降、最低價上漲,使得最高價與最低價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
上上周菜價環比是大幅上漲的,上周環比則由上漲逆變為下降。
上周菜價環比下降,是因為上上周強降雨一度拉高了菜價,上周供應逐漸穩定,拉動菜價出現回落。而上周菜價出現的小幅波動,主要是近期期北方產區的連綿不斷的降雨所致。因為北京市場上鮮嫩的蔬菜,主要供應地集中在北京以北地區,北京以北地區任何1個地方出現降雨,都會對北京菜價造成影響。近期北方產區經常出現降雨,也就造成了菜價的漲漲落落、小幅波動。
總體上看,由于今年北方產區夏季蔬菜的種植面積較大,雖然天氣的變化對菜價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夏季蔬菜的價格低于去年同期的格局已經形成,蔬菜價格還會繼續在低于去年同期的價位上運行較長時間。
二、上周市場的熱點話題
1、廣茄
7月29日,新發地市場廣茄的批發價是0.8-1.2元/斤,上上周末(7月22日)的價格是1.2-2元/斤,周環比下降37.50%;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6-0.8元/斤,年同比上漲42.86%。
上上周北方產區強降雨以後,廣茄的價格經歷了1次衝高回落的過程。強降雨之前,新發地市場廣茄的批發價只有0.5-0.8元/斤,強降雨之後,價格一下子上漲53.85%,到上周,價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回落以後的價格仍然大幅度地高于強降雨之前和去年同期。
目前北京市場上的廣茄,主要來自北京自產,主產地是大興、房山。強降雨時,廣茄的生產地積水比較嚴重,有些地塊的積水2、3天都沒有排出去,茄秧被積水浸泡,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爛根現象,死秧也比較多,因此,今年夏季廣茄的供應會比去年同期偏緊一些。
不僅僅是廣茄,京南地區種植的圓茄也出現爛根現象,近期圓茄的價格也比強降雨之前高。
2、絲瓜
7月29日,新發地市場絲瓜的批發價是1.8-2.4元/斤,上上周末(7月22日)的價格是1-1.3元/斤,周環比上漲82.61%;去年同期的價格是1-1.5元/斤,年同比上漲68%。
絲瓜的價格在北方強降雨以後出現了連續走高的現象。強降雨之前,新發地市場絲瓜的價格只有0.7-0.9元/斤,強降雨之後,價格上漲到1-1.3元/斤,上周末繼續上漲,上漲到1.8-2.4元/斤,比強降雨之前上漲了162.50%。
北京夏季銷售的絲瓜分為2種,1種是長條絲瓜;1種是短條絲瓜。長條絲瓜的主產地是河南濮陽,當然還有山東濰坊、河北廊坊,濮陽的絲瓜在長條絲瓜中的佔比達到80%以上。短條絲瓜的主產地就是北京的房山、大興。強降雨之前,短條絲瓜的價格低于長條絲瓜,強降雨之後,短條絲瓜的價格高于長條絲瓜。
這種價格的變化,主要就是強降雨造成絲瓜秧被積水浸泡、爛根、死秧。京南絲瓜死秧的現象比較普遍,減產的幅度也最大;濮陽的絲瓜也被積水浸泡,死秧的現象也比較普遍,但是沒有北京的嚴重。所以,長條絲瓜在近期的價格也出現上漲,上漲的幅度略低于短條絲瓜。
據商戶反映,有些絲瓜秧雖然被雨水浸泡,後期還可能緩過來,實在緩不過來的,只有被拔除掉。因此,絲瓜的價格在後期還會繼續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
3、青皮冬瓜
7月29日,新發地市場青皮冬瓜的批發價是0.25-0.4元/斤,上上周末(7月22日)的價格是0.3-0.4元/斤,周環比下降7.14%;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55-0.7元/斤,年同比下降48%。
青皮冬瓜的價格連續在高價位運行了近2年時間,5月份以後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重新跌入低谷。
強降雨之前,北京市場上青皮冬瓜的主要供應地是河北保定,還有一定數量的廣西冬瓜。近期,廣西冬瓜主要供應上海、廣州,保定供應北京。強降雨時,保定晚茬冬瓜被雨水浸泡,爛瓜的現象比較普遍,新發地市場青皮冬瓜的價格一度出現上漲。7月15日的價格是0.22-0.35元/斤,上上周末的價格比前2周的價格上漲22.81%。但是,今年唐山青皮冬瓜的種植面積比去年同期明顯擴大,保定晚茬青皮冬瓜受災以後,唐山冬瓜大量上市,很快就填補了市場的空缺,青皮冬瓜的價格復又進入下降通道。
北方產區的農諺說: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種蕎麥。上周是頭伏、二伏交節時期,唐山地區進入種植蘿卜、白菜時節,所以,當地的菜農急于把冬瓜銷售出去,騰出地來種植蘿卜、白菜。因此,即便是保定晚茬冬瓜受災,唐山青皮冬瓜的價格也難以上漲。
4、西葫蘆(花)
7月29日,新發地市場西葫蘆(花)的批發價是0.2-0.25元/斤,上上周末(7月22日)的價格是0.2-0.3元/斤,周環比下降10%。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5-0.6元/斤,年同比下降56.36%。
新發地市場銷售的西葫蘆分為2種:1種西葫蘆的表皮比較光亮、顏色淺綠,帶綠色花紋,適合生食或者炒菜,人們俗稱油葫蘆或者西葫蘆(油);1種表皮比較厚,顏色偏黃,花紋比較明顯,可以炒菜,更多的是制作餡料,人們俗稱花葫蘆或者西葫蘆(花)。
這里所說的是花葫蘆,因為近期出現了賣難現象,價格比去年同期跌幅過半。
近期新發地市場銷售的花葫蘆主要產自山西的大同、朔州和河北的張家口,張家口沽源地區花葫蘆的上市量最大。去年同期的價格偏高一些,今年種植面積就大幅增加,產量也大幅增加,價格走勢帶有明顯的大小年特徵。
可以想象,從西葫蘆的採摘、運輸到銷售,整個的費用就在0.2元/斤上下,那麼地頭花葫蘆的價格跌幅一定比市場批發價的跌幅大很多。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