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推進松原綠色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搶佔高端農業市場先機,松原市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示范帶動,全面推進”的原則,制定了《2016年綠色農業基地建設方案》。
方案中明確提出,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打造綠色農業強市為核心,堅持市縣聯動,突出重點,增加投入,創新發展,努力建設一批綠色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完善綠色農業產業體係,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輻射和帶動全市綠色農業發展,推動松原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綠色農業強市轉變。
松原市力爭到年末完成,全市“三品”認證數量由現有的159個發展到200個;全市“三品”種植基地達到34個,種植面積達到190萬畝,佔全市總播種面積的10%;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係,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設綠色農業示范基地視頻監控體係,力爭市、縣(市、區)6個檢測中心全部投入運營使用;按照相關規定,編制松原主要農產品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推進標準化生產。積極申報扶余花生、長嶺馬鈴薯、乾安谷子和寧江蔬菜等國家級綠色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力爭在扶余、寧江、前郭等地建設以銷售綠色農產品為主的批發市場;在大型超市、批發市場建立“三品”銷售專拒;依托大型電商平臺,建立松原綠色農產品旗艦店;依托松原市農網等涉農網站,發布松原“三品”生產企業相關信息;2016年,計劃重點打造3至5個松原農業綠色品牌,樹立松原綠色農業的新形象;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17個,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0個的目標。
據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2016年,松原市計劃全市重點抓好前郭灌區綠色水稻示范基地建設、前郭“善德”有機水稻示范基地建設、前郭吉河現代農場有機水稻示范基地建設、扶余綠色“四粒紅”花生示范基地建設、扶余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設、長嶺無公害馬鈴薯示范基地建設、長嶺有機谷子示范基地建設、長嶺無公害西蘭花示范基地建設、長嶺綠色肉牛養殖示范基地建設、長嶺“吉送嶺”有機雜糧示范基地建設、“乾羊紅頭肉羊”綠色養殖示范基地建設、“乾安黃小米”綠色示范基地建設、寧江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設、寧江區林家村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設。通過對這8大類、14個示范基地的建設,來引領和帶動全市綠色農業發展。
為了滿足綠色農業基地建設的資金和政策需求,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分別設立綠色農業發展扶持資金,計劃在以下方面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全程支持:
——將國土、農發和水利方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優先投放于綠色農業基地建設。
——幫助協調銀信部門重點解決,基地建設主體用于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所需的貸款,並由市、縣(市、區)政府分別給予貼息補助。
——對基地建設主體從事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使用有機肥料、生物農藥給予相應的補助,補助標準按有機肥每畝150元、生物農藥每畝50元掌握。基地噴施生物農藥採取統防統治的辦法,由市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統一組織航化作業。
——基地建設主體購置農業機械的,在享受國家購機補貼的基礎上,該市再按購機價格15%的比例分別給予一次性追加補貼。
——市農科院組織市、縣兩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每個基地組件一個技術團隊,在基地技術標準、生產規程、品牌建設等方面有針對性地予以重點扶持。
——對基地內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採取“先認證後補貼”的辦法,由基地建設主體先行申請認證後,再憑認證發票一次性給予全額補貼。
——基地建設主體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申報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申報費用由市政府承擔;創省級、國家級名牌產品的,分別由市政府給予5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
——統一組織基地建設主體參加中國農交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長春農博會等展會,對外宣傳推介松原綠色農產品。
——支持寧江申報國家級綠色蔬菜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扶余申報國家級綠色花生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長嶺申報國家級綠色馬鈴薯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乾安申報國家級綠色谷子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申報費用由市政府承擔。
——根據綠色農業建設的需要,免費為各基地安裝綠色農業視頻監控係統,同時,在市農委建立綠色農業終端監控平臺,推動全市的農產品可追溯體係建設。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