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通訊員 高小華)廣闊的田園里,數十名村民有的起壟、有的挖坑、有的放苗、有的移栽,一派忙碌。這是5月5日,筆者走進梁平縣雲龍鎮同心村看到的喜人一幕。村民正在起苗。
“村民們種的是雜交狼尾草,這里正是雲龍打造的千畝雜交狼尾草種植基地。”雲龍鎮副鎮長溫厚洪介紹,眼下,正是雜交狼尾草移栽的最佳時機,近一個月來,每天有200多名村民在基地務工,3年內,雲龍鎮可望形成優質牧草配送中心及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
據了解,千畝雜交狼尾草種植基地由重慶山仁蕓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造。去年11月,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在雲龍鎮同心村、東風村流轉租賃土地1500畝,主要種植雜交狼尾草並配套建設科研、加工、儲藏、灌溉等設施,帶動農民通過產業增收致富。
“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氣候、水源都適合大規模種植牧草。”重慶山仁蕓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華祖金介紹,雜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的雜交品種,目前公司除了在合川區官渡鎮引進種植外,第二個建種植基地的就是梁平縣雲龍鎮。村民正在移栽狼尾草。
為實現規模化種植,該公司與西南大學合作,首先建起雜交狼尾草育苗基地,通過扦插方式育苗25畝。今年開春後,公司聘請當地200多名村民整理土地,大面積移栽種苗。“雜交狼尾草根係發達,再生能力旺盛,加上具有耐幹旱、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的特性,所以,產量一般都不錯,每年可以收割7至8茬,每畝每年可收割20噸左右。”華祖金說。
事實上,種植雜交狼尾草並不比種植一般的莊稼容易,必須依照一定的科學標準。比如,施肥方面,雜交狼尾草對氮肥需求量大,最初種植時,可每畝施20公斤畜禽肥作基肥,管護中要保持肥料充足,追肥以氮肥為主。栽植時,氣溫要達12℃以上才可取莖苗移栽,田塊中宜採取寬窄行,寬行一般寬度為1.05米,窄行為0.65米,行株距為60—80厘米。栽植後15天內,要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查苗、補苗;生長前期要及時除草,每次刈割後及時追肥、松土、培土;到了冬天,常用埋莖或地膜保溫方式幫助越冬。
至于銷售,也根本不是問題。雜交狼尾草不僅可以用來作為牛、羊的飼料,還可以喂養食草性魚類,基本不愁銷。目前,該公司已經與梁平恆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養殖場和水產養殖基地簽了訂單,基地生產多少,對方就買多少。同時,雜交狼尾草經過加工真空包裝保鮮後,可以保存一年不變質,能解決幹旱地區及霜凍時節牧草缺乏的問題。
“雜交狼尾草基地落戶雲龍鎮,還帶動了大批村民就業,增加了村民收入。”同心村村民小組長田德友說,去冬今春,在種植基地打工的村民大約有150人,他們承擔了翻地、育苗、移栽等農活。同心村八組村民彭欽芬告訴記者,她家2.1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公司,除去每年租金收入700多元外,每月在基地打工還收入約1400元。
雲龍鎮黨委書記譚功勝介紹道,種植雜交狼尾草,除了有作為牧草的經濟效益外,還可形成生態農業圖案景觀,具有生態風景的觀賞效應,該種植基地的建成,將引導和帶動周邊地區農戶通過種植增加收益,促進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