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當種植遇上加工,農民到手的錢多了

2016年05月31日 13:57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一顆核桃、一根辣椒到底能有多少增值潛力可挖?是提籃小賣,還是精深加工?來自青海循化縣的產業調查告訴我們,答案是後者。當越來越多的地方從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獲取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為當地農民增加了更多收入。這其中,規模化經營、企業化運作,通過對農產品“吃幹榨凈”式的精深加工,已成為地方選擇、農民歡迎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我們期待能有更多農民從產業化加工環節中分享更多紅利。——編者

  本報記者郜晉亮文/圖

  “一顆核桃產生的經濟價值究竟有多大?核桃仁可以用來榨油,剩余的核桃渣還能做成核桃酥、核桃蛋白飲料;核桃里的分心木是上好的中藥材;核桃殼還能做成竹炭包……可以說核桃渾身都是寶,就連青核桃的外皮都能提取染色原料。經過這麼一係列的深加工,核桃的附加值提升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這也正是我們企業看好核桃深加工前景的原因。”聽完青海振榮薄皮核桃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學林的一番講解,記者不禁感嘆,原來小小的核桃竟能創造出如此大的經濟價值。

  這只是青海省循化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循化縣立足區域優勢,突出特色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特色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同時,加大培育具有成長潛力的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初步形成了加工帶動種植,種植促進加工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農民增收空間由此得到了有效提升。近日,記者走進循化縣一探究竟。

  資源優勢如何轉為經濟優勢?——精深加工

  走進循化縣清水鄉專堂村,宛如走進了世外桃源。拉毛才讓的優質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就在這里。核桃林、花椒樹、辣椒地交錯分布,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拉毛才讓告訴記者:“這里雖然道路不是太方便,但卻是風水寶地。氣候適宜,無蟲害,讓我們種出的線辣椒、花椒和薄皮核桃品質都非常好。我們的線辣椒都比其他地方的貴1塊錢。”

  當然,拉毛才讓的合作社是在發展特色種植中又種出了自己的特色。這幾年,循化縣的核桃、線辣椒、花椒,即所謂的“一核兩椒”產業發展迅速,一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二是與其相協調發展的加工業不斷壯大。

  據記者了解,線辣椒在循化縣具有500多年的種植發展歷史,種植核桃歷史也有幾百年。循化縣農牧局項目辦公室主任王曉東說:“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域優勢,循化產出的核桃、線辣椒、花椒以及其深加工產品,越來越受到外來遊客和當地消費者的歡迎。如今,‘一核兩椒’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發展的優勢產業。”

  目前,線辣椒種植已經形成了露地栽培、溫室種植並存的格局,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核桃作為該縣培育發展的主要經濟林果,2015年種植面積達6.75萬畝,實現產值8000萬元;花椒種植面積1萬畝,年產值達6.4億元。

  循化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擴大“一核兩椒”種植規模,持續推進蔬菜、果品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做足資源優勢,夯實品牌農業發展基礎。2016年,要實現全年種植線辣椒為主的露天蔬菜4萬畝以上,新增核桃種植面積3200畝,同時打造一處200畝高標準花椒種植基地。

  做足資源優勢的目的是為了將資源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優勢,那麼要靠什麼?一要靠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這是保障資源優勢的基礎;二要靠精深加工,最大限度的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