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忍痛“割尾巴”明天就可能“尾大不掉”
——看山東平邑金銀花如何優質優價
閱讀提示:連續五年市場行情低迷,讓山東的金銀花農們意識到,有些“門檻”,如果自己不邁過去,就會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遭遇更多的溝溝坎坎。在農業補短板的過程中,伴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和產業的提檔升級。自己不忍痛“割尾巴”,未來就會為“尾大不掉”埋單。近日,本報記者深入山東金銀花產區,探尋當地花農們應對市場危局的做法。
本報記者呂 兵兵
“從2012年起,金銀花價格就一路下行,今年更差,開市30來塊錢一斤,還不夠成本價。”5月19日,在有“中國金銀花之鄉”美譽的山東省平邑縣流峪鎮流峪村,金銀花種植戶謝洪國告訴記者。
據了解,平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65萬畝,年產幹花約1750萬公斤,是全國最大的正品金銀花主產區和流通貿易集散地。近年來,金銀花價格一路走低,當地花農的收益如何?應對措施有哪些?5月中旬,趁著全國道地藥材食藥產業轉型升級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國金銀花文化藝術節在平邑舉辦,記者來到這里,一探究竟。
“金銀花產業發展面臨兩大瓶頸。一是採收環節用工多,成本高;二是收購市場魚龍混雜,競爭無序,優質產品賣不了好價格。”山東省金銀花行業協會秘書長付曉說, “因此,平邑對症下藥,採取了兩項針對性措施。一是選育並推廣適宜採收的金銀花新品種;二是發揮協會引領作用,發布金銀花地方生產標準,推動金銀花‘優質優價’的實現。”
困局花農無奈面對 “賠本危局 ”
2009年到2010年,受甲流疫情影響,金銀花價格飆升,一度達到120元/斤。2011年盡管有所下跌,仍維持在70~80元/斤左右的高位。然而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金銀花價格開始走低。
謝洪國苦笑著說:“現在幹花的收購價格是30元/斤,‘賠本’是一定的了。”他算賬說,雇工採收金銀花,價格是5元/斤,而5斤鮮花才能曬1斤幹花,也就是採收環節的成本高達25元/斤;地租成本是1000元/畝,畝產幹花約200斤,折算下來就是5元/斤;收購商收購時會扣除10%到20%的含水損耗,這又是大約5元/斤的成本,此外還有日常管理的費用。
“其實,好的金銀花還是能賣到四十多元一斤。”平邑苗泉金銀花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謝洪生說。這是因為,制藥對金銀花要求很高,藥企會委托收購商對金銀花進行嚴格檢測,特別是檢測藥殘和各種藥用成分的含量。因此,只要農民所產金銀花能夠符合藥企要求,藥企還是會高價收購。
“問題是需求和供給的不平衡。”付曉說,“一邊是企業出高價收購品質好的金銀花,另一邊卻是花農按自己的方法種植,卻因為不達標賣不上高價。”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