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選推“不開花”的金銀花
一斤幹花的採收成本高達25元/斤,這是金銀花種植成本高的關鍵因素,也是制約花農增收和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付曉介紹,對于花農來說,最怕金銀花“開花”。因為傳統金銀花品種花蕾期短,一般只有兩三天,如果不能及時採收,一旦花蕾開了花,藥用成分大幅下降,價格相應也就大幅下降。
因此,如何延長金銀花花蕾期,就成為了金銀花新品種選育的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經濟林協會金銀花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平邑九間棚集團董事長劉嘉坤介紹:“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們終于成功選育出了花蕾期超過15天的金銀花新品種‘北花一號’,並于去年起開始推廣種植。”
“這個品種確實好,兩個星期都不開花。”謝洪生說,“而且,花蕾集中,都暴露在外面,採的時候一把把地採就行了,俺們就叫它‘一把抓’。”
劉嘉坤介紹,傳統金銀花品種,每人每天僅能採摘鮮花20斤左右。而“北花1號”每人每天可採鮮花80到100斤。按畝產幹花200斤計算,僅節省採摘成本一項便比傳統品種每畝增收3000元。
此外,“北花一號”還具有道地正品、有效成分含量高,花蕾大、產量高,抗逆性強、直立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