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北趙縣60萬畝小麥預計單產550公斤

2016年06月06日 10:53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6月1日上午,河北省趙縣農林牧業局技術人員來到該縣種糧大戶李素敏的麥田,對他的200畝高產創建示范田進行測產。通過查看小麥長勢,抽查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技術指標,初步預測示范田平均畝產將超過600公斤。

  “我這200多畝地種的是節水新品種‘輪選103’,比普通小麥節水1/3,抗寒、抗倒伏、產量高,還能賣出好價錢。”看到專家的抽測結果,李素敏笑了。李素敏是河北省第一個家庭農場的農場主,2015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十佳農民”稱號,在多年的摸索和實踐中,他得出一個結論:“新品種+新技術”是增收的法寶。

  趙縣是農業大縣,目前小麥種植面積約60萬畝,是國家級優質小麥和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該縣把小麥優質品種的遴選和推廣作為保證夏糧豐收的關鍵一步。縣農科所技術人員通過篩選,淘汰老的、退化的、適應性差的品種,在全縣大力推廣新審定的、適應性好的、綜合性狀表現突出的優質品種。

  趙縣農科所主任李輝利介紹,該縣農科所不僅承擔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6個課題組的試驗,而且還承擔了中國農科院小麥新品種選育試驗、國家黃淮北片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等項目。2015-2016年度,趙縣農科所在最新審定的品種中,篩選徵集了6個適合本區域種植的冬小麥新品種進行展示,為以後小麥品種更新換代和推廣儲備資源。當前,全縣小麥正處于灌漿後期,小麥生長均衡一致,專家預測畝產550.3公斤,全縣夏糧豐收在望。

  “目前,我們在前大章鄉建立了‘一拌兩噴’試驗及對照田各10畝,在徐家寨萬畝示范片核心方安排100畝節水減次試驗對照,試驗示范小麥一水千斤、兩水高產栽培技術。”李輝利說,為推廣節水新品種、探索高產新技術,他們在該縣前大章鄉等鄉鎮建立了多個試驗田和肥料減量試驗田,提倡綠色節水種植。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一些新品種實現了一水千斤,達到了節水增產的效果。

  據了解,為確保小麥新品種、新技術大面積推廣,該縣在全縣糧食主產區科學規劃、高標準建立了12個小麥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直接創建面積13.7萬畝。在示范片內全面推廣選用節水穩產高產品種、適時晚收晚播技術、多功能種衣劑拌種技術、秸稈還田精細整地技術、足墑播種、等行距全密種植技術、機械精播技術、播後鎮壓技術等8項關鍵技術,開展“一噴綜防”,實現小麥各生育期病蟲害全程統防統治,減少用藥次數和藥殘污染,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輻射帶動全縣小麥生產。(徐哲普 郝淩峰)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