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杜曉文)“秋爭晌、夏爭時”,為緊抓晴好天氣和良好的土壤墑情,陜西省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播種,為秋糧豐收把好第一道關。
在鹹陽市三原縣,村民們忙著搶種夏玉米,農業技術人員則忙著四處查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播種質量。
三原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張德倉:“建議的密度就是4000到5000株(每畝),採用寬行播種,行距基本上就是五六十公分的行距,株距加密。”
張德倉說,前幾天的連續降雨,把小麥的收割期推遲了兩三天,所以他們要督促農戶緊抓晴好天氣加緊播種夏玉米。他們農技人員主要指導農機手按照技術要求調整機器,因為機器播種一二十分鐘一畝地就播種完了,任何一個細節出現問題,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就可能受影響。
三原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張德倉:“肥料深度大概就是10公分,玉米在第二層,大概就是五公分的樣子,現在這個播深是很合適的。”
要確保夏玉米播種質量,品種的選擇十分關鍵。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近年來,市面上出現的玉米品種就有近300個,為確保農戶們選擇到好的品種,我省還專門制定了品種布局意見,指導農戶進行合理選擇。
省種子管理站副站長劉五志:“省上推廣的品種一個是鄭單958、浚單20、秦龍14,咱們再關中西部可以適當搭配一些榆單9號,中科4號,關中東部可以搭配一些陜單609、中科11號。”
專家提醒,農戶們在購買種子時,一定要到資質齊全的正規單位去購買種子,要查看購買的品種是否有正規包裝、是否通過國家或者省上的審定,並索要正規發票,以便遇到問題有據可查。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