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甘肅景泰:現代農業展新容

2016年06月17日 10:54 來源:甘肅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夏日的景泰,天藍地綠,百花吐艷。

  田野里,農機歡騰,青秧含笑;養殖場,規范整齊,羊肥牛壯;大棚里,瓜菜翠綠,長勢正俏……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現代農業的魅力如同跳躍的音符,在景泰縣這片熱土上演繹著華彩樂章!

  深化改革開新局

  先看一組數字:201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8.62萬噸,較2010年增長27.1%,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十二連增”;農業增加值達到11.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25元,比2010年分別增長72.3%和93.6%。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景泰縣持續深化農村改革的具體實踐。近年來,景泰縣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竭力作為,取得可喜成效。2015年底,全縣基本完成了土地確權工作;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17.56萬畝,佔家庭承包面積63.4萬畝的27.69%。

  縣里還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係建設。去年,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累計達32家,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左右;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到2065家,成員總數為26113人。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代表的農業先進生產力,有效推進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產業升級增活力

  景泰縣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升級。按照“一鄉一業”的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施“5個8萬畝”和“1121”工程,重點培育特色林果、優質瓜菜、玉米制種、沙漠洋芋、中藥材和現代畜禽等六大主導產業。2015年,全縣新增露地蔬菜0.45萬畝、中藥材0.5萬畝、林果1.7萬畝;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5個,肉蛋奶總產量達5.98萬噸;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0.94億元,同比增長5%。

  景泰縣突出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以此作為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加快黃崖壩現代農業、菁茂生態農業科技、五佛設施農業、紅水沙漠生態農業、正路旱作農業及畜禽加工六個示范園建設,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實施園區管理服務中心、日光溫室建設等項目,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示范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

  此外,大力發展現代休閒漁業。按照“先易後難、發展一片,成熟一片”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10萬畝鹽鹼棄耕地、鹽鹼水域發展現代休閒漁業。2016年,計劃出臺《景泰縣推進鹽鹼地綜合治理發展現代休閒漁業實施意見》以及《發展現代休閒漁業獎補辦法》,鼓勵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漁業,計劃發展各類水產養殖3000畝。

  創新驅動謀發展

  科技是農業提質增效、實現騰飛的翅膀,也是提升現代農業競爭力的核心。全縣著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係,重點突出設施農業、旱作農業、高效節水、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和普及。至目前,全縣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1%,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畜禽良種化程度達到90%以上。

  與此同時,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引導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向重點產業和園區、基地集中。今年,景泰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雙方簽訂了《創新發展教育培訓合作協議書》和《共同推進文冠果產業發展協議書》,標志著景泰開創校地合作新篇章。

  為有效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景泰縣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化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應用。成立電子商務辦公室,加強與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蘇寧易購、京東幫等電商企業合作。目前,已建成10個鄉鎮孵化中心、40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網點,應用電商企業(合作社)36家,淘寶網“特色中國——甘肅館”企業、網店7家。建立直銷代銷個體網店60家,微商300多家,實現網上交易額3100多萬元。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