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種”出來的風景“管”出來的財富

2016年06月22日 08:41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北京首農集團積極拓展農業觀光遊產業,南郊農場紅星集體農莊觀光採摘園引進櫻桃、杏子等新品,吸引大批自駕遊市民。圖為遊客採摘的櫻桃。井江華攝

  陳曉梅

  “園區要賺錢,水果蔬菜品種適銷對路才是硬道理。哈密瓜、西瓜等全部引種市場暢銷品種,眼下這些水果蔬菜已全部開棚外售。”在江蘇農墾寶應湖農場的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大棚里,管理員王德香說,除了自銷外,園區還吸引市民到基地觀光採摘。如今,園區變“花園”,大棚變“商超”。

  創新產銷模式,休閒賺錢兩不誤

  “我是這里的老客戶了,每年哈密瓜一上市,我就趕來解個嘴饞。”來自淮安的遊客說。

  “我退休金拿到1000多元,在園區做事也能賺點。”一提到能在園區做事賺錢,沈寬蓮夫婦趕忙笑著應答。

  為提升生產、管理、銷售整體水平,該園區將瓜果種植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前期服務,提供真誠、熱情、周到的服務留住客源,生產輔助用工上適當選用一些老齡化隊伍,形成勞動力互補降低生產成本。中期管理,配齊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服務指導,通過到外地參觀學習、邀請專家指導、專題知識培訓提高專項技能,把好產品技能關,從源頭上提高產品競爭力。後期銷售,因毗鄰金寶南線道路,效益凸顯,本地品牌效應已經形成。

  為提升美譽度,園區與金湖縣精靈嬰幼園建立親子互動聯係點,同時啟動電商上線,口口相傳的輻射效果帶動了一撥又一撥消費群到來。

  靈活使用權,換茬大棚成承包“香餑餑”

  “2014年,我在園區承包6畝大棚,8個大棚種植葡萄,現在看來夏黑、金手指、陽光玫瑰這幾個品種產量都較高,預計近期就能上市了。”周邊鄉鎮居民萬枝余介紹說,他家的十幾畝口糧田全部流轉給承包大戶,全家轉業葡萄高效種植。

  主打優質優價牌是寶應湖農場高效示范園區發展中堅守的信念,多年來該園區延續傳統調茬方式降低病蟲危害,確保水質純凈、土壤無污染,保障了瓜果的原汁原味。為提高棚區利用率,園區靈活使用權,將少部分大棚短期轉租,在調優茬口的同時穩步增長了經濟效益。經過多輪公開競價,萬枝余最終成功轉租。

  巧用空閒期,休整大棚成流水線育秧工廠

  “此次流水線基質育秧可供1700畝土地栽插機插稻。”參加流水線育秧技術指導的技術員郭盼說,大棚集中化基質硬盤育秧有效續用了5月上中旬草莓收獲結束後的空閒期。

  園區巧用大棚空閒期,使園區搖身一變為流水線育秧工廠,拓展了園區功能。同時,因育出的秧苗素質較好,流水線育秧訂單接連不斷。

  “目前,園區營業收入30多萬元,哈密瓜、西瓜等正值熱銷旺季,每天遊客如織,銷售喜人。”園區管理員周揚說。

  如今,寶應湖農場生態園區在推陳出新中形成了“農民賺錢喜歡種、居民有錢喜愛吃”的新風尚。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