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海南:小小竹狸 養得省心賣價不低

2016年08月15日 09:40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穿過乘坡河上一座漫水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塹對村竹海構成的翠綠屏廊赫然出現在眼前。雖已立秋,竹子還是扶搖直上,青翠欲滴。

  竹子是塹對村大力推廣的扶貧養殖產品,也是竹狸最喜愛的食物。該村之所以選擇養殖竹狸,除了竹資源豐富,還有錯開其他養殖產品上市高峰等因素。

  倣野生養殖前景廣闊

  “這些竹子是父輩就開始種的,起初因為長得太高,擋住了檳榔樹生長的光線,計劃全部砍掉,現在村里合作社搞起了竹狸特色養殖,竹子不用砍了,都可以用來喂竹狸。”養竹狸能手、塹對村竹狸養殖專業合作社成員陳師泉說:“養竹狸成本低,賣價高,給全村人的致富都帶來了希望。”

  8月9日,記者看到塹對村竹狸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的竹狸,毛茸茸、胖乎乎,渾身呈灰色,三兩只住在一個隔間里,或蜷縮在一角睡覺,或“唧唧”叫喚,或用力啃竹子磨牙。

  隔間是由瓷磚砌成,其中一側由人工專門鑽了一排通風孔,地底用水泥澆築,防止竹狸打洞逃跑。陳師泉說,竹狸很愛幹凈,通風孔也是竹狸把吃剩的竹渣等垃圾推出去的出口。

  塹對駐村第一書記石樂光說,這種倣野生養殖的產品,別看個頭小,賣價卻不低。他介紹,人工馴養的竹狸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它們吃生竹子桿莖,肉質細膩精瘦,味極鮮美,營養價值高,屬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養殖市場前景廣闊。

  每只竹狸能賣300多元

  “竹狸又叫竹鼠,主食為竹子,平時也會搭配一些玉米稈、甘蔗,懷孕的竹狸我們還會給她喂少量米糠。”合作社的陳金香說起養殖技術便滔滔不絕:“一只母狸每胎可產幼鼠2到6只,每年有3到4胎,竹鼠養殖一年即可出欄,每只3至4斤的成年竹鼠,按目前市場價每斤100元計算,每只竹鼠能有300多元的收入。關鍵是養竹狸不費心,按時給它們修剪牙齒就可以,合作社每天有人輪流值班,養殖竹狸還很節約人力。”

  石樂光介紹,合作社目前發展社員1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對,接下來,省委辦公廳扶貧隊還將加大扶持力度,擴建狸舍120平方米,引進竹狸種苗250對。“村里一對老人養了400只竹狸,每年可以掙10萬塊,也不愁銷路,從哪里採購的竹狸,就到哪里回購,我們和外省的竹狸養殖公司簽訂了回購協議,一斤竹狸最少賣80元。”石樂光說。

  再容易養殖,也需要精心照料。牙長了要及時剪牙;竹子不能有黑點,也不宜太濕;甘蔗不能有紅點;狸舍的溫度不能過冷過熱。

  尋求網絡平臺新銷路

  駐村幹部常英偉認為,雖然前期購買種狸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是合作社毅然決然選擇引進竹狸這一品種,最看重的就是可以錯開與黑豬、山羊、雞、鴨、鵝等傳統扶貧養殖品種一起上市的高峰期。

  “當集體上市時價格會受到市場影響,扶貧對象養殖的積極性就會受挫。”常英偉認為,竹狸市場目前供不應求,前景廣闊,塹對村要全力發展竹狸養殖業。

  通過塹對竹狸養殖專業合作社成員的積極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願意加入到養殖竹狸的行列中來,接下來,塹對村還積極尋求網絡平臺打開竹狸新銷路。

  瓊中扶貧路上提出“主動調整扶貧產業結構,也就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塹對村先行先試,塹對“養殖+種植”模式讓竹狸倣野生養殖和大量竹林資源實現了融合利用。

  針對未來大量竹林會佔用林地這一問題,塹對村黨支部書記王大標表示,還將引進牧草等新品種,用草稈喂養竹狸, 促進竹狸特色養殖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