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雲南瀘西永寧鄉:產業“滴灌”拔窮根

2016年08月19日 13:52 來源:雲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訊(記者 李樹芬)“自從養上‘扶貧羊’,再也不用為兒子讀書的兩萬多塊學費發愁了。”在瀘西縣永寧鄉永寧村委會城子村,村民張開元從羊圈里拖出一只肥壯的山羊,他指著羊耳朵上的耳標,“只要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羊的扶貧資金、疫苗接種情況就一清二楚了。”

  張開元從小跟長輩學會了養羊技術,但由于缺乏資金,空有一身本事沒處使,家里孩子讀書又缺錢,急得他坐臥不寧。扶貧幹部得知情況後,為他“量身定制”產業扶持規劃,老張用補助款買回4只能繁母羊精心喂養,整天樂樂呵呵。

  為確保到今年底全鄉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195戶共4680人脫貧退出,最終全鄉脫貧摘帽的目標,永寧鄉按照“五個一批”精準到戶到人、“五大工程”保障持續發展的要求,結合實際立足山區優勢資源,整合省級整鄉推進、上海對口幫扶整鄉整村推進、一事一議等各類項目,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工作重點,將大棚蔬菜、高原水果種植、特色養殖業項目化推進作為扶貧攻堅的核心產業來抓,實施“菜單式”扶貧,確保工作思路、扶貧對象、資金投入、幫助措施、因村派人、減貧成效、上下對接等“七個精準”,在係統規劃的基礎上,挂圖作戰,壓實責任,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以問題為導向,設置具體的幫扶措施,既以短平快的幫扶項目解決好貧困群眾增收的當務之急,又以產業扶持為群眾拔除窮根。”永寧鄉黨委書記陳永剛說,全鄉共籌集扶持資金1130萬元,出臺“發展增收產業補助方案”,對種植業、養殖業等22個項目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補助,實行“一鄉一方案、一村一策、一戶一計劃”,幫助他們培育增收產業。

  “結合產業扶貧發展實際,以‘菜單式’服務推動產業發展。將‘點菜’的主動權交給群眾,由群眾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點出所需要的‘菜’,然後由挂包幹部來‘上菜’。”鄉黨委副書記韓慧強介紹,截至目前,全鄉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制定《農戶脫貧發展計劃》1195份,收到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補助申請表430余份;已發放易地搬遷扶持借款2批次共62戶370萬元;落實能繁母牛、母羊及生豬養殖1537頭,小芭蕉種植面積500畝,引進種苗6萬株開始繁育,籌措20多萬元資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免費為700余戶果農嫁接果樹20余萬株,免費為378戶果農發放5936包化肥,發展魔芋種植1000余畝,大棚番茄、大棚淺水藕種植400余畝。優質水稻、稻田養魚、魔芋等其他各項產業扶持措施正按計劃穩步推進。一個個項目精準“滴灌”,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