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雲南陸良縣做大做強外向型蔬菜產業

2016年08月19日 13:53 來源:曲靖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訊(特約記者 郭鵬程) 近年來,陸良縣抓住被列為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昆曲綠色經濟示范帶建設的機遇,按照“科學規劃、規模發展、基地示范、龍頭牽引、品牌帶動、市場拓展、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以知名品牌創建為核心,不斷延伸蔬菜產業鏈,做大做強蔬菜產業。目前,該縣已形成了大主體、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場係統支撐的蔬菜產業化經營格局;蔬菜產業已成為該縣現代農業的新亮點、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狠抓市場建設,促進大發展。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一齊抓,建好有形市場,用活無形市場,本著大中小市場結合,產地銷地市場結合,網上交易、會展經濟、合同銷售、代理、連鎖、配送等營銷方式相結合的原則,以蔬菜冷鏈物流交易中心建設為核心,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好配套的農資農貿綜合市場、大型批發市場、泡塑包裝及精深加工等上下遊相關項目,建立暢通的銷售網絡和流通渠道,努力將陸良打造成為雲南最大的輻射全省、流通全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蔬菜冷鏈物流中心,以流通促進蔬菜產業的大發展。蔬菜冷鏈物流項目實行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可促進蔬菜產品流通,帶動蔬菜加工、銷售、物流、包裝、餐飲、賓館、農資、勞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促進4萬余勞動力就業。

  著力優化服務,扶強大龍頭。樹立服務龍頭企業就是服務產業的觀念,幫助、協調龍頭企業、合作社解決技術、項目、土地、銷售、融資、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的最便利、最優質服務,讓企業“進得來、活下來、強起來”。充分發揮人才、土地、技術、資金、市場等優勢,以冷鏈物流龍頭企業為重點,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吸引客商投資建設蔬菜銷售、深加工及包裝、服務等配套龍頭企業,並著力培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大戶、新型職業農民等經營主體和引進有市場的蔬菜生產龍頭企業。先後培育種植大戶1825戶,培育以綠葉、金土地、曙光、田園公司為代表的年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家,組建瑞豐、坤豐、大豐為代表的蔬菜專業合作社22個。計劃到2020年,培育發展年產值5億元以上的蔬菜產業龍頭企業6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蔬菜產業龍頭企業2家、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蔬菜產業龍頭企業10家,組建蔬菜行業協會1個。

  科學規劃布局,建設大基地。統籌規劃糧食、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和區域布局,壩區重點建設南盤江沿岸、曲陸高速公路兩旁常年設施蔬菜種植帶,發展名特優新蔬菜;山區半山區重點發展山地夏秋蔬菜和煙後菜種植;適度控制蔬菜大棚面積,大力發展露地蔬菜,推廣稻後菜、煙後菜、桑套菜等生態循環種植模式。

  提升質量效益,培育大品牌。充分發揮陸良作為雲南第一大高原平壩,以及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氣候等優勢,堅持走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以無公害、安全為基本目標,堅定不移地實施蔬菜品牌戰略,對20畝以上連片的蔬菜基地實行標準質量監測管理,推行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蔬菜質量可追溯體係,狠抓質量,推動產業升級,唱響“綠色、生態、有機、健康、品質”的“陸良蔬菜”名片,實現由蔬菜大縣向蔬菜質量強縣的轉變。

  目前,該縣蔬菜大棚面積達69703畝,常年露地蔬菜面積14595.9畝,建成萬畝連片基地 2個27379畝,千畝連片基地 16 個28630畝,蔬菜種植面積在千畝以上連片的公司7家。今年,全縣計劃種植蔬菜56萬畝,預計實現產量94.5萬噸。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