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雲南普者黑:昔日貧困村走上生態旅遊致富路

2016年08月25日 1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雲南普者黑:昔日貧困村走上生態旅遊致富路

    圖為普者黑風景區內風景。 張成 攝

  中新網丘北8月24日電(李曉琳)“從前城里的姑娘不願意嫁到我們村,現在不僅當地村民依靠生態旅遊致富,還吸引了眾多外來客前來尋覓商機。”24日,記者跟隨“七彩雲南全國手機網絡媒體行”來到雲南普者黑景區,該景區仙人洞村村長范成元在自家經營的客棧里向記者講述了普者黑的一次次轉變。

  普者黑位于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城西北部,是國家級著名風景名勝區。景區內形成了54個湖泊相連貫通,83個溶洞千姿百態,312座孤峰星羅棋布的別樣風景,被譽為“世間罕見中國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2013年,國內某衛視一檔親子秀節目到普者黑取景拍攝,使普者黑在全國享有極高知名度,遊客量劇增。

  普者黑景區內的仙人洞村是彝族撒尼人聚居村落,現有農戶196戶980人。在1993年之前,該村村民還以務農為主,人均年收入僅有300元。“太窮了,當時縣城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到村里來。”范成元說,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普者黑的村民憑借區位優勢才漸漸富裕起來,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樓,家家戶戶做起了“農家樂”。

  旅遊業的發展給普者黑帶來了巨大變化,村民們嘗到了旅遊經濟的甜頭。“但隨著景區知名度的擴大,農家樂不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也暴露出我們配套設施和管理上的種種缺陷。”范成元稱,考慮到旅遊業的長遠發展,凸顯民居特色,丘北縣提出民居改造工程對仙人洞村進行了重新規劃。“但多數村民看不到長遠發展,也不理解這樣的改變。”

  為了帶領村民們做出改變,范成元首當其衝推倒了自家3層的“土洋樓”,進行了客棧改建。目前,全村已經有122戶完成了具有彝族撒尼人特色的客棧改建,其余74戶正在改建中。“現在我們村里幾乎沒人外出打工,自家的客棧還經營不過來呢。”范成元告訴記者,目前村里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旅遊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仙人洞村只是丘北縣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2013年以來,丘北縣推進旅遊業發展,以保護好民族民風和景區生態環境為前提,啟動了普者黑景區民居改造建設工作,通過近三年的改造建設,該景區周邊環境變美,房子格調統一,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延續,促進了當地村民的收入增加。上半年,丘北縣已接待遊客139.3萬人,實現綜合收入8.1億元,

  圖為普者黑景區內具有彝族撒尼人特色的客棧。 張成 攝

    圖為普者黑景區內具有彝族撒尼人特色的客棧。 張成 攝

  去年,前來普者黑旅遊的背包客一菲看到了這里潛在的商機。“客棧經過一年的裝修今年6月才開業,但每天都爆滿。”一菲與當地村民一起合開了一家客棧,在具有彝族撒尼人特色的客棧內,遊客們享受的是一菲帶來的全新酒店管理理念與高標準服務。“隨著高鐵和機場的建設,這里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一菲說,之所以從北京“遷徙”到普者黑,看中的就是這里的生態環境與今後的發展前景。

  目前,途經丘北縣的雲桂高鐵建設正在修建,普者黑站是其中重要的站點之一,預計2016年內可正式運營;丘北縣的機場也在興建當中。隨著現代化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普者黑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今年7月,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到普者黑仙人洞村考察,提出要將普者黑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景區。近日,十余家馬來西亞的旅遊機構也組團赴普者黑進行考察,欲為東南亞遊客開辟滇東南及桂西南的旅遊新線路。新機遇下的普者黑集萬千寵愛,也受到了外界格外的關注。

  在普者黑景區度假的四川遊客林意涵眼里,景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質樸的民風民情最珍貴。“希望普者黑被更多遊人熟知,更希望今後還能保留這片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完)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